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蓝山县

蓝山县

唐天宝元年 (742) 改南平县置,属桂阳郡 (后属郴州)。治所在今湖南蓝山县东北古城村。《寰宇记》 卷117郴州蓝山县: “因县南蓝山为名也。”五代时移治今蓝山县。北宋属桂阳监。南宋属桂阳军。元属桂阳路。明属桂阳州。民国初属湖南衡阳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


在湖南省南部、湘江支流舂陵水上游,东南毗邻广东省。属永州市。面积1807平方千米。人口34.8万。辖6镇、9乡(含6瑶族乡)及3林场、1农场、1茶场。县人民政府驻塔峰镇。西汉初置南平县,治今县城东北土市乡新村,属桂阳郡。隋省入临武县。唐咸亨二年(671年)析临武县复置南平县,迁治今县城东北古城村,属郴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名蓝山县,因山为名。《太平寰宇记》蓝山县:“因县南蓝山为名也。”属桂阳郡。宋徙治今县城,属桂阳军。元属桂阳路。明属衡州府桂阳州。清属桂阳州。1914年属衡阳道,1922年直属省。解放初属郴县专区,1951年属郴州专区。1952年改属湘南行政区。1954年复属郴县专区。1959年与嘉禾县合并,置蓝嘉县,治所设蓝山县城。1960年属郴州专区。1961年撤销蓝嘉县,恢复蓝山县建制。1962年底属零陵专区,1968年属零陵地区,1995年属永州市。地处南岭山地中部,东、南、西三面环山,中部、北部为低丘、平原,状似畚箕。境内主要河流有舂陵水、纳俊水、深水、中河、凌江。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小麦、甘薯为主,并产茶叶、苡米、生姜、香菇、烟草、金橘、百合、灰鹅等。祠堂圩荸荠、洪观苎麻、楠市黄花菜远近闻名。林产以杉、马尾松、楠竹、油茶、棕榈、厚朴为主,泪竹为当地名产。矿产有锰、铁、铅、锌、水晶石和稀有金属。工业有冶金、建材、铸造、机械制造、轻纺、轻工、水电、副食加工等厂。手工业产品藤椅著名。有桂宁、蓝连、汝嘉等公路干线,县内各乡镇通汽车。钟水排筏通湘江。名胜古迹有塔下寺和通心岩。


猜你喜欢

  • 盐井关

    元建,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北白沙河注入岷江处东岸。《元史· 河渠志》: 至元元年(1264) 修都江堰,“盐井关限其西北,水西关据其西南”。

  • 灵应山

    ①在今河北丰润县西北四十里。《明一统志》卷1顺天府:灵应山“其山悬崖壁立,岩畔有泉,濆流而下。上有二石穴,一名攻书室,一名灵应洞”。②在今江西龙南县北。《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龙南县:灵应山在“县北二

  • 茌山驿

    在今山东茌平县东。《方舆纪要》 卷34茌平县: “茌平驿在县东。县当往来之冲,因置马驿于此。”

  • 李村河

    在今河北泊头市西南。《方舆纪要》卷13交河县“清河”条下载:“李村河亦自县西二十五里,分洚河支流。有西济桥跨其上,流经县东北四十里李村桥,又东合于清河。”

  • 蔡县

    春秋楚置,治所在今河南上蔡县西南。后改为上蔡县。

  • 闽王城

    在今福建建阳市北三十里。《方舆纪要》 卷97建阳县: 闽王城,“相传王审知所筑,其中殿基犹存。今土阜周回,隐隐如城,外有水田环绕,盖城濠云。今土人呼其地曰王殿村,亦曰城村”。在今福建省建阳县北。相传为

  • 小平茶砦

    明置,属平茶洞长官司。治所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方舆纪要》卷73平茶洞长官司:小平茶砦“在司南。嘉靖二十七年,大征叛苗,分兵屯平茶、地架二营,剿境内小平茶、地崩、岑沙苗、地龙庭、地龙箐五砦

  • 观音门

    明洪武时所建南京外郭城门之一。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区北。地当直渎水入江之口,为历代屯戍之处。

  • 招谕县

    唐垂拱三年 (687) 置,属锦州。治所即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东北招谕。北宋熙宁八年(1075) 废。古县名。唐垂拱三年(687年)置,治今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东北。属锦州。宋初属辰州,熙宁七年(10

  • 古辣泉

    在今广西宾阳县东南古辣镇。《舆地纪胜》卷113引《桂海虞衡志》云:“古辣,乃宾、横间墟名。以墟中泉酿酒,既熟不煮,但埋之地中, 日足取出,色浅红,味甘而致远,虽行烈日中不亟坏,南州珍之。”又引宋徐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