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蒜吉纳秃山

蒜吉纳秃山

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境松吉纳山。《元史· 特薛禅传》: 太祖成吉思汗谕按陈弟册曰: “阿剌忽马乞迤东,蒜吉纳秃山、木儿速拓、哈海斡连直至阿只儿哈温都、哈老鲁等地,汝则居之。”


古山名。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北松吉纳山。蒙古成吉思汗九年(1214年)分赐按陈弟册阿剌忽马乞迤东,蒜吉纳秃山、木儿速拓、哈海斡连直至阿只儿哈温都、哈老哥鲁等地。


猜你喜欢

  • 鹅毛口

    即今山西怀仁县西北鹅毛口镇。1945年日伪曾修筑同蒲铁路支线至此。

  • 宁海城

    即今河北秦皇岛市东北山海关南十里老龙头。明天启二年(1622)设龙武营于此。后亦称南海口关。清初设守备于此,康熙二十三年(1684)改设把总驻守。即今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南海。明天启二年(1622年)设

  • 英金河

    又作英河、英格河。即今内蒙古赤峰市北英金河及其上游阴河。《清一统志 ·翁牛特》: 英金河 “在右翼西北一百五十里。亦曰颍河。源出虾蟆岭,东南流会獐河 (今西路嘎河),又东入老河 (今老哈河)”。

  • 插汉峰

    一名察罕哈达山。即今青海省青海湖中之海西山。《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 插汉峰 “在青海中,近西岸,与魁孙拖罗海山东西对峙,其峰卑小,多土少石”。

  • 虎耳山

    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西南,鸭绿江畔虎耳山。民国 《奉天通志》 卷81 安东县: 虎耳山“突兀江畔,双峰矗峙,恰如伏虎,故名”。为边防要地。

  • 三大偏关

    又作三达奔棍、桑达木贡、萨木达博木关。即今西藏比如县东南山扎区普宗乡驻地桑达本贡。为旧日康、卫分界处。清乾隆《西藏志·程站》:“自察木多由类乌齐草地进藏路程”经三大偏关。

  • 平坦墟

    亦名坡头墟。即今广东廉江市东南平坦镇。清光绪《高州府志》卷10石城县:坡头墟在“县东南六十五里”。1922年改为平坦墟。

  • 黑江

    亦名黑水。即今四川德阳市西北秀水河。《方舆纪要》 卷67罗江县: 黑江“在县西北。自安县界南流入境,下流会于汉州之绵水”。

  • 小龙川关

    在今云南腾冲县东南。《明一统志》卷87南甸宣抚司:小龙川关“在司东北八十里”。

  • 武林山

    ①一名灵隐山。即今浙江杭州市西灵隐、天竺诸山。《汉书·地理志》 会稽郡钱唐县: “武林山,武林水所出。” 周密 《武林旧事》 卷5: 武林山“又名灵隐山,又曰灵苑山,又曰仙居山,有五峰”。当为杭州西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