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噶宗
即萨噶。原西藏地方政府设,治所即今西藏萨嘎县。1960年始设萨噶县。1976年改为萨嘎县。
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萨嘎县萨噶。1960年撤销,改置萨噶县。
即萨噶。原西藏地方政府设,治所即今西藏萨嘎县。1960年始设萨噶县。1976年改为萨嘎县。
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萨嘎县萨噶。1960年撤销,改置萨噶县。
①又名比水、泌水。即今河南西南部泌阳河及其下游唐河。源出今河南泌阳县东北,西南流经县南,又西南流经唐河县北,会北来之赵河名曰唐河。又西南流经新野县东,至湖北襄樊市东北入白河。《吕氏春秋·似顺论·分职》
西晋泰始四年 (268) 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上蔡县东北四十二里朱里镇。南朝宋属汝阳郡。北齐废。隋开皇十二年 (592) 复置,属溱州。治所即今上蔡县。大业三年 (607) 改名上蔡县。古县名。
自今辽宁大连市西北周水子至大连。长9公里。为中东铁路支线。清光绪二十四(1898)修筑。
在今海南省海口市郊滨涯村。《清一统志·琼州府》: 海瑞墓 “在琼山县西滨涯”。海瑞(1514—1587) 生于海南琼山市朱桔里村,是明代中叶著名政治家,以刚正不阿和敢于直谏而著称于世,有 “海青天”
战国魏邑。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堌阳镇。《水经·济水注》 引 《竹书纪年》: 梁惠成王三十年 (前340),“城济阳”。《史记· 苏秦传》:“ (秦) 决白马之口,魏无外黄、济阳。” 皆此。秦置县。古邑名
即今湖北黄梅县南七十二里小池镇。清属德化县(今九江市),乾隆二十三年(1758)置巡司于此。清余名芳《黄梅兵事续记》:咸丰四年(1854)十月,清军收复孔垅,太平军“退遁小池口”。即今湖北省黄梅县南长
唐贞观五年 (631) 置,属羁縻麟州。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境。后废。
西汉置,属琅邪郡。当在今山东东部。东汉省。
春秋楚国地。在今湖北老河口市西北西集街。《左传》:昭公十九年(前523),“楚工尹赤迁阴于下阴”。即此。古邑名。在今湖北省老河口市西北。春秋属楚。《左传》昭公十九年(前523年):“楚工尹赤迁阴于下阴
北宋置,属德阳县。即今四川德阳市北略坪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