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枝堰市
唐名木槠堰,北宋天禧间改名莫枝堰。即今浙江鄞县东南莫枝镇。清光绪 《鄞县志》 卷2《市镇》: 莫枝堰 “距城三十里”。
唐名木槠堰,北宋天禧间改名莫枝堰。即今浙江鄞县东南莫枝镇。清光绪 《鄞县志》 卷2《市镇》: 莫枝堰 “距城三十里”。
本在唐长安城昭国坊西南隅,今陕西西安市。宋敏求 《长安志》 卷8: 崇济寺 “本隋慈恩寺,开皇三年鲁郡夫人孙氏立”。贞观二十三年 (649) 敕以慈恩寺与弘济寺换所居,移胜业坊。神龙中改为崇济寺。
三国蜀汉改刚氐道置,属阴平郡。治所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南三十里古城镇。东晋常璩《华阳国志·汉中志》:阴平郡“刚氐县,涪水所出,有金银矿”。西晋废。
①在今福建霞浦县东北五十里。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置巡司于此,嘉靖中废。②即今广西北流市东南清湾镇。明置巡司于此。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南端,东、南与广东省为邻。面积128平方千米。人口4.9万
一作榕海。福建福州市的别称。《清一统志·福州府一》 “冶县故城” 条引 《福建通志》:“宋治平中张伯玉守福州,编户植榕,熙 (宁)、(元)丰以来绿荫满城,暑不张盖。《闽书》: 榕树生至福州而止,故福州
①即兰谷关。在今云南禄丰县西三十五里。《清一统志·楚雄府》: 兰谷关 “一名响水关。两山夹水,鸟道最为险隘,接云南府禄丰县之六里箐。《滇程记》: 响水关,产兰,绿叶紫茎”。②明置,在今贵州贵阳市西北。
一般以为在今印度卡提阿瓦半岛南部之松纳特,一说在今印度孟买以南的乔儿附近。《元史·外夷传》: 马八儿等国,“ (至元) 二十三年,海外诸蕃国以杨庭壁奉诏招谕,至是皆来降”,须门那等国 “皆遣使贡方物”
唐天宝元年(742)改夔州置,治所在奉节县(今四川奉节县东十里白帝城)。辖境相当今四川奉节、巫溪、巫山、云阳等县地。乾元元年(758)复为夔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夔州置。治奉节县(今县东)。辖境
在今广东阳东县北。《方舆纪要》 卷101阳春县: 珠环山 “在县东南九十里。群峰相连,如珠累累,高六十丈,周五十余里,与阳江县接界”。
即訾娄。在今山东邹城市西南。《榖梁传》作訾楼。即“訾娄(1)”。
又名相国寺。在今河南开封市内。北齐天保六年(555)创修建国寺。后废为宅园。唐神龙初僧惠云重建。延和初,睿宗以旧封相王,改为相国寺。北宋至道中,太宗御题额改为大相国寺。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