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溉市
宋置,属玉沙县。在今湖北仙桃市西南五十八里范溉关。《舆地纪胜》 卷76复州: 范溉市 “在玉沙县西四十里,濒汉江”。
宋置,属玉沙县。在今湖北仙桃市西南五十八里范溉关。《舆地纪胜》 卷76复州: 范溉市 “在玉沙县西四十里,濒汉江”。
①亦名萆山。在今河北鹿泉市西八里。海拔575米。《元和志》 卷17获鹿县: 萆山 “今名抱犊山,韩信伐赵,使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后遂改为萆山。后魏葛荣之乱,百姓因山抱犊而死,故以为
在今江西南丰县西南。《明一统志》 卷53建昌府: 金障山 “在南丰县西南一百里。根盘百余里,高十余里”。《清一统志· 建昌府一》: 金嶂山“南去广昌县四十里,跨两县界”。
在今湖南双峰县东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80湘乡县 “龙山” 条下: “ 《志》 云,县南九十里有黄巢山。相传黄巢尝驻兵跃马于此。”
故地在今印度卡奇湾北岸蒙德拉一带。元汪大渊 《岛夷志略》: “曼陀郎,国界西北隔,与波宁接壤。壤瘠,宜种麦。”
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一里北固山上。《梁书·武帝纪》:梁大同十年(544),梁武帝“幸京口城北固楼,改名北顾”。即此。在今江苏省镇江市东北北固山上。南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
即今吉林临江市南大栗子镇。为鸭大铁路的终点站。
即今广西博白县东南英桥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博白县图:东南有阴桥墟。
在今湖南株洲县南三十五里湘江东岸昭陵。五代楚国君追尊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为昭灵英烈王,滩上建马援祠,因称昭灵滩,后讹为昭陵滩。市以滩名。旧属醴陵县。《清一统志·长沙府二》 “普口市” 条下: “昭陵市,在
即今哈萨克斯坦西南、乌兹别克西北之咸海。纳林河(锡尔河)、阿母河注于此。《清一统志·霍罕》:那林河“又折东南入于达里冈阿鄂谟。鄂谟广千余里,为西境巨海,无有涯际。凡葱岭以西之水咸归焉”。
在今安徽和县西。《方舆纪要》卷29和州:“岁丰镇在州西四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