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沙河设治局
1921年析五常县置,属吉林省滨江道。治所即今黑龙江省尚志市东南苇河镇。1927年改为苇河县。
1922年由同宾县析置,治苇沙河(今黑龙江尚志市东南苇河)。1927年升县,并改名苇河县。
1921年析五常县置,属吉林省滨江道。治所即今黑龙江省尚志市东南苇河镇。1927年改为苇河县。
1922年由同宾县析置,治苇沙河(今黑龙江尚志市东南苇河)。1927年升县,并改名苇河县。
①秦置,属颍川郡。治所即今河南登封市东南二十四里告成镇。西晋属河南郡。后废。北魏正光中复置,属河南尹。孝昌二年(526)为阳城郡治。隋属河南郡。唐武德四年(621)为嵩州治。贞观三年(629)改属洛州
即今四川盐源县西盐井河。《方舆纪要》卷74盐井卫:双桥河在“卫西五里。源出卫东三十里之凉山,绕流径此,又东北流入打冲河”。
元置,即今甘肃天水市东社棠镇。《析津志》“天下站名”:“一百上邽,六十杜树坪。”
在今安徽巢湖市西南。《清一统志·庐州府一》: 姥乌山 “在巢县西南五十里。尖峰峭出,北瞰焦湖。下有桃花岭,通无为州路。有泉曰小甘泉”。
①宋置,属临涣县。即今安徽濉溪县西南柳孜镇。《宋史·高宗纪》: 南宋绍兴十年 (1140)八月,“杨沂中自宿州夜袭柳子镇,军溃,遂自寿春府渡淮归”。②清置,属华州。即今陕西华县东二十里柳枝镇。见“柳子
在今江西石城县东。《方舆纪要》 卷88赣州府石城县: 笋石 “在县东十里。高百余丈。其山皆石,望之若丹霞”。
又名武将山。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与麟游县接界。《晋书·苻坚载记》:东晋太元十年(385),慕容冲逼长安,“城中有书曰《古符传贾录》载‘帝出五将长得’。先是,又谣曰‘坚入五将山长得’。……坚至五将山,姚
在今陕西宁强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56宁羌州: 鱼鳌山 “宋绍定四年,蒙古拖雷入汉中,分两军。东军屯于兴元、洋州之间,以趋饶风关; 西军由别路入沔州,取大安军路,开鱼鳌山,撤屋为筏,渡嘉陵江,入关堡
西汉置,属陇西郡。治所当在今甘肃洮河流域。东汉废。
即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东南十里六团镇。清光绪《南汇县志》卷1:六团湾镇在“邑北三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