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门
在今河南新安县西二十二里缺门山。《资治通鉴》: 唐乾元二年 (759),郭子仪与史思明战,自相州溃还至河阳,“将谋城守,师人相惊,又奔缺门”,即此。
在今河南省新安县西。《资治通鉴》:唐乾元二年(759年)郭子仪与史思明战,自相州溃还至河阳,“又奔缺门”,即此。
在今河南新安县西二十二里缺门山。《资治通鉴》: 唐乾元二年 (759),郭子仪与史思明战,自相州溃还至河阳,“将谋城守,师人相惊,又奔缺门”,即此。
在今河南省新安县西。《资治通鉴》:唐乾元二年(759年)郭子仪与史思明战,自相州溃还至河阳,“又奔缺门”,即此。
亦作街基、街津屯。即今黑龙江省同江市东北街津口赫哲族乡。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7:混同江南岸旧设噶珊有“改金”。即此。为赫哲人居住地。
亦名新阳江。在今江苏昆山市东南六里。《方舆纪要》 卷24苏州府昆山县: 新洋江 “自城东四里运河分流,南接娄江”。南宋隆兴三年 (1165)开新洋江后,屡经修浚。其水南承吴淞江,北通娄江。每当松江中断
①西晋改鲁国置,属豫州。治所在鲁县 (今山东曲阜市东北二里古城村)。辖境相当今山东曲阜、滕州、泗水等市县地。北齐改任城郡。②隋大业三年 (607) 改鲁州置,治所在瑕丘县(今山东兖州市东北)。辖境相当
亦作英峨奇盘山。在今新疆叶城县西南与莎车县交界地带。《清一统志 ·叶尔羌》: 英额齐盘山 “在叶尔羌西南英额齐盘西十里,与裕勒阿里克山东西相望,俱在叶尔羌河西境,南为裕勒阿里克山”。
明置,属榆林卫。即今陕西吴旗县北旧城子。《方舆纪要》卷61“永济堡”条下:把都河堡“在永济堡东四十里,亦名毕家梁”。
又名北口、虎北口。即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一百二十里古北口。为长城重要关口之一。《新唐书·地理志》 燕乐县:“东北百八十里有东军、北口二守捉。北口,长城口也。”《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天祐十年(913
明洪武九年 (1376) 改武冈府置,属宝庆府。治所即今湖南武冈市。辖境相当今湖南武冈、新宁、绥宁、洞口等县及城步苗族自治县地。1913年改为武冈县。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武冈路为武冈府。九年降为
在今江苏常熟市虞山西北部白鸽峰。翁同龢 (1830— 1904) 字声甫,号叔平。江苏常熟人。咸丰状元。光绪帝师傅。支持康有为变法维新。光绪二十四年 (1898) 慈禧太后将其革职,令回原籍。三十年卒
明改元迭甫站置,在今朝鲜咸镜北道吉州。明 《辽东志》 卷9: 开原东陆路至朝鲜后门有“海洋” 站。后废。
明正统元年 (1436) 置,在今湖北宜城市南。清以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