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绥安县

绥安县

①西晋改绥安郡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仙桃市西南。南朝宋泰始四年 (468) 废。

②东晋义熙九年 (413) 置,属义安郡。治所在福建云霄县西。南齐为义安郡治。梁仍属义安郡。隋初属建安郡,开皇十二年 (592) 废。

③南朝宋永初三年 (422) 分广德、故鄣、长城、阳羡、义乡五县地置,属义兴郡。治所在今江苏宜兴市西南八十里。隋开皇九年 (589) 废。

④南朝梁大同中置,属景阳郡。治所在今四川营山县东北五十八里三元乡兴福村。隋开皇三年 (583)属蓬州,十八年 (598) 改为咸安县。

⑤隋开皇九年 (589) 改石封县置,属宣州。治所即今安徽广德县。大业初属宣城郡。唐武德三年(620) 于此置桃州,七年 (624) 复属宣州。至德二年 (757) 改名为广德县。


古县名。(1)西晋置,治今湖北省仙桃市西南。先后属绥安郡、长宁郡。南朝宋废。(2)东晋义熙九年(413年)置,治所在福建省云霄县西。属义安郡。南朝仍属义安郡,齐曾为郡治。隋初属建安郡,开皇十二年(592年)废。(3)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分广德、故障、长城、阳羡、义乡五县置,治今江苏省宜兴市西南。属义兴郡。梁、陈间废。(4)南朝梁大同年间置,治今四川省营山县东北,属景阳郡。隋开皇三年(583年)郡废,县属蓬州。十八年改咸安县。(5)隋开皇九年(589年)改石封县置,治今安徽省广德县。属宣城郡。唐至德二年(757年)改名广德县。


猜你喜欢

  • 广州都督府

    唐武德四年(621)于广州(今广东广州市)置总管府,七年(624)改为都督府,贞观时辖境相当今广东郁南、罗定等市县以东,怀集、乐昌、南雄等县以南和广西岑溪县地。后桂、容、邕、安南(交州)四府皆隶广府都

  • 西子湖

    即西湖。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后遂有“西子湖”之称。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的别称。北宋苏轼知杭时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句,故名。

  • 杜泽镇

    即今浙江衢县东北四十里杜泽镇。清于此有汛。在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北部。面积57.8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口 7900。唐贤相杜如晦后代居此,初名杜宅,后易名杜泽。1945年置镇,1957年改为乡,

  • 清乡县

    西魏改郑县置,属顺阳郡。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东南。隋开皇初改为顺阳县。古县名。西魏改郑县置,治今河南省淅川县东南。属顺阳郡。隋开皇初废。

  • 赤化县

    1935年4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置,治白田坝(今四川广元市西南赤化镇)。同年5月废。旧县名。川陕苏区设。1935年初由四川省广元县西南部析置,治白田坝(今四川广元市西南赤化)。同年3月红军北上后撤销。

  • 三仙台

    又名三台山。在今安徽萧县城北。《明一统志》卷18徐州:三仙台山“在萧县(旧治)南二里。岩上镌三仙台三字”。

  • 任庄

    在今山西平遥县北。1939—1948年晋冀鲁豫边区置铁北县治此。

  • 目山

    一名目岩山。在今广西平乐县北二十里。《隋书·地理志》:平乐县“有目山”。《元和志》卷37平乐县: 目岩山“岩有两孔相对,如人目瞳子,白黑分明,因号为目岩”。

  • 北路右翼左末旗

    即蒙古土谢图汗部右翼左末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色楞格省那腊苏台敖若斯东。

  • 曹娥墓

    在今浙江上虞市治百官镇西曹娥江西岸。《清一统志·绍兴府一》: 曹娥墓 “在会稽县东九十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