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绍兴府

绍兴府

南宋绍兴元年 (1131) 改越州置,为南宋陪都。治所在山阴、会稽二县 (今浙江绍兴市)。以年号为名。辖境相当今浙江浦阳江 (浦江县除外)、曹娥江流域和余姚、慈溪二市西部。元至元十三年 (1276) 改为绍兴路。至正二十六年 (1366)朱元璋复改绍兴府,属浙江布政使司。清属浙江省。1912年废。


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取“绍祚中兴”之意升越州置,治会稽、山阴二县(今浙江绍兴市)。辖境约相当今浙江省诸暨市以北的浦阳江和曹娥江流域及余姚市以北地区。为两浙东路治。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为路。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复改为府。1912年废。


猜你喜欢

  • 女国

    西藏古代族部名。为东女国、西女国之简称。(1)东女国之简称。《隋书·裴矩传》:“其三道诸国,亦各自有路,南北交通,其东:女国,南:婆罗门国等,并随其所往,诸处得达。”东女国地在今西藏昌都地区东北部及四

  • 积石镇

    在今青海兴海县一带。《资治通鉴》: 隋大业五年 (609),“命刘权镇河源郡积石镇,大开屯田,捍御吐谷浑,以通西域之路”。即此。(1)古镇名。在今青海省兴海县一带。隋大业五年(609年),刘权镇守河源

  • 张家渡水

    在今江西吉水县东南。《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吉水县:张家渡水“在县东南。其水西北流,有庐江、河口、分陂、幽溪、皂江、义昌、王江、明德、萧泷诸水,皆分流交会而入赣江”。

  • 周水

    ①即今广西柳江支流龙江。《汉书·地理志》 定周县: “周水首受毋敛,东入潭,行七百九十里。” 《水经·存水》: 存水“东南至郁林定周县为周水,又东北至潭中县,注于潭”。②即今云南西部之怒江。汉至南朝称

  • 下梁城

    在今河南信阳县东南。《南史·梁本纪》:南齐建武二年(495),王广之等援司州,萧衍曰,“今屯下梁之城,塞凿岘之险,守雉脚之路,据贤首之山,以通西关,以临贼垒,三方犄角,出其不备,破贼必矣”。在今河南省

  • 源州

    ①唐武德五年 (622) 置,治所在光安县(今越南义静省香山附近)。辖境相当今越南义静省香山一带。贞观八年 (634) 改为阿州。②五代后蜀改洋州置,治所在兴道县 (今陕西洋县)。北宋初复为洋州。(1

  • 狮球岭

    在今台湾省基隆市南,扼基隆通台北咽喉。1884年中法之役,刘铭传曾拒法军于此。1895年抗日,台湾军民又曾据此奋战。距炮台遗址约200米平安宫 (土地庙) 前,有1895年日军攻占狮球岭后屠杀积尸处。

  • 盈隆县

    唐武德二年 (609) 置,属黔州。治所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南。贞观十年 (636)移治今县西南龙洋乡 (洋木桥)。先天元年 (712) 改为盈川县。古县名。唐武德二年(619年)析彭水县置,

  • 城口隘

    ①即今福建漳平市东北城口。《清一统志·龙岩州》: 城口隘 “在宁洋县 (治所在今双洋镇) 东五十里,接大田县界。明嘉靖末,漳平知县魏文瑞尝议筑堡于此。今有城口桥”。②即今广东仁化县北城口镇。明嘉靖 《

  • 彻州

    唐贞观六年(632)以西羌董洞贵部落置羁縻州,属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或黑水县地。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