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符离县

符离县

亦作苻离县。秦置,属泗水郡。治所在今安徽宿州市东北灰古集。《元和志》 卷9苻离县:《尔雅· 释草》 曰: “莞,苻离也。” 以地多此草,故名。西汉属沛郡。东汉属沛国。三国魏属谯郡。西晋属沛国。东晋后废。北齐天保七年 (556) 移解城县于古符离城,复为符离县,为睢南郡治。隋大业二年 (606) 移于朝斛城 (在今安徽宿州市东北八十二里解集),属彭城郡。唐为宿州治。贞观元年(627) 移治竹邑城 (今安徽宿州市北二十里老符离集)。元和时移治今宿州市。蒙古至元二年 (1265)废。


古县名。秦置,治今安徽省宿州市东北,属泗水郡。《元和郡县志》:“莞,符离也,以地多此草,故名。”东晋后废。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复置。隋大业二年(606年)移治朝斛城(今宿县符离集东北七十里)。唐贞观元年(627年)又移治今宿州市北符离集。元和四年(809年)再移治今宿州市,为宿州治所。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废入宿州。唐、宋时扼汴渠要冲,为淮北军事、交通要地。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张浚北伐,被金兵大败于此。


猜你喜欢

  • 阿合奇设治局

    1940年析乌什县置,属新疆省。治所即今新疆阿合奇县。1944年改阿合奇县。1938年由乌什县析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合奇县阿合奇镇。1944年升县。

  • 百枝池

    在今四川资中县北。《新唐书·地理志》盘石县:“北七十里有百枝池,周六十里。贞观六年,将军薛万彻决东使流。”《舆地纪胜》卷157资州:百枝池,“《旧志》云:在州北七十里,周回六十五里。今废”。

  • 湾甸长官司

    明永乐元年 (1403) 置,直属云南都司。治所在今云南昌宁县西南八十四里湾甸。傣语“湾” 为山包,“甸” 为平坝,意即山包上方的平坝。三年 (1405) 升湾甸御夷州。

  • 焦园

    即今河南南召县西北焦园乡。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3: 咸丰七年 (1857) 九月,“自马市坪分窜,其小股百余至焦园、角村”。

  • 万佛堂石窟

    在今辽宁义县西北十八里万佛堂村南大凌河北岸的悬崖上。明《辽东志》卷1:万佛堂在“(义州)城西十五里。有山俯瞰凌河。魏景明间,好事者于南岩石佛像,大小无数,故名”。分东、西两区,西区共九

  • 织云 (雲)

    在今贵州天柱县西北。清咸丰五年(1855),姜映芳等领导侗族人民起义于此。

  • 观音溪场

    即今四川华蓥市南观音溪镇。清光绪《岳池县志》卷3:观音溪场“离城一百十五里”。

  • 南野 (埜) 镇

    北宋置,在今江西南康县西南。《元丰九域志》 卷6南安军南康县有 “南埜”镇。

  • 玉津泉

    在今四川茂县西北较场乡南叠溪古城。《明一统志》卷73叠溪千户所:玉津泉“在所城外,以铁瓦石䰛缘坡接引,直抵城下,居民取汲甚利”。

  • 池口镇

    北宋置,属贵池县。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北池口。《清一统志·池州府一》:池口镇“在县西北五里黄龙矶上。金置池口驿于此。旧有巡司。今裁”。古镇名。即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西北池口。金置池口驿,明置巡检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