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穿山

穿山

①在今江苏太仓市东北五十里。明王鏊 《姑苏志》 卷9: 穿山 “中有石洞,前后通彻,故名。《临海记》 曰: 海虞县穿山下有洞穴,高十余丈,昔有海行者,举帆经其中。今考其洞,上犹通人往来,其下为地去海已远”。此山原在海中,后随长江三角洲向东延伸扩展,并入大陆。

②即今广西桂林市城区东南五里穿山。《明一统志》 卷83桂林府: 穿山 “山巅有穴,通透,望之如月轮挂空”。《方舆纪要》 卷107临桂县: “其山耸身昂首,若与西岸山作斗,亦名斗鸡山。山半有穴,南北横贯,故以穿名。”

③在今四川广元市境。《元和志》 卷22绵谷县:穿山 “一名胡头山,出好铁,旧置铁官。又有山空鼍,伏于空处,皮可为甲,刀箭所不能入”。


(1)古山名。在今江苏省太仓市东北。原在海中,后随长江三角洲逐渐向东扩展,遂移至大陆。(2)今山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区东南、水东江(漓江分支)东岸。五峰相连,中峰最高,海拔295米。其西麓于1979年发现一全封闭石灰岩溶洞,称穿心岩,洞中有玉骨银针般的“鹅管石”,是研究溶洞发育及钟乳石形成的重要实物,为世界稀有。西峰月岩(空明岩)有宋人题刻。(3)古地名。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东南穿山。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于此设巡检司。


猜你喜欢

  • 雍城

    春秋时秦都。在今陕西凤翔县南三里豆腐村。《史记·秦本纪》: 德公元年 (前677),“初居雍城大郑宫。以牺三百牢祠鄜畤,卜居雍”。即其地。战国时孝公于此置雍县。

  • 泽潞

    唐方镇名。至德元年 (756) 置,治所在潞州 (今山西长治市),领潞、泽、邢、洺、磁五州,相当今山西沁县沁水以东地区及河北巨鹿、丘县以西至太行山。大历后改为昭义军。唐方镇名。至德元载(756年)置,

  • 北川铁路

    自今四川重庆市江北区白庙子至合川市东渠江东岸之三汇场。1927年动工兴建,1929年9月建成一段通车。1934年增建至大田坝,全长23里。为单轨运煤铁路。是四川第一条铁路。

  • 灵武郡

    隋大业三年(607)改灵州置,治所在回乐县(今宁夏吴忠市北)。辖境相当今宁夏中卫、同心县及其以北地区。唐武德元年(618)仍改为灵州。开元九年(721)于此置朔方节度使。天宝元年(742)复为灵武郡。

  • 马场铺

    即今贵州普定县西马场镇。《清一统志·安顺府》“普定铺”条下:又有“马场铺”等,旧皆戍守处。

  • 胡家堡

    明置,属灵州守御千户所。在今宁夏灵武县南二十里。清王定安 《湘军记》 卷18: 同治九年(1876) 正月,“陕回自胡家堡窜秦渠,南距石家庄,就废堡修三堡”。

  • 下古城堡

    在今甘肃酒泉市东北五十里古城村。《清一统志·肃州》:下古城堡“城周一百二十三丈。今设经制外委”。

  • 灵西街

    即今江西横峰县东北灵西。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1广信府兴安县:“县东北路出东门十里至黄藤桥,分路东北行十里至灵西。”

  • 梅岭隘

    在今江西大余县南。《方舆纪要》 卷88南安府大庾县: 梅岭隘“在府南二十里,与保昌县火径隘相接。为防御要区”。

  • 养龙坑

    在今贵州息烽县北养龙司乡。《方舆纪要》卷121金筑安抚司: 养龙坑 “在 (养龙坑长官) 司旁。两山夹峙,潴流其中,泓渟渊深,龙藏其下。春初牧牝马其侧,多产龙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