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秦始皇陵兵马俑丛葬坑

秦始皇陵兵马俑丛葬坑

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十里秦始皇陵东侧三里处。1974年春村民打井时发现。据发掘得知,这是一个以战车、步兵相间排列的长方形军阵,武士俑、陶马与真人、马大小相似,总数有六千多个,可谓阵容强大。1976年又在一号坑的东端北侧发现二号坑,经发掘,是以战车和骑兵为主的曲尺形军阵,有战车八十九乘,驾车和骑乘陶马四百余匹,各种武士俑九百余件。后来又在一号坑西端北侧发现三号坑,出土驷马战车一乘,武士俑六十八件。现已在一号坑建起长200多米、宽70米、钢架拱跨度67米的拱形展览厅。1979年建立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


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东侧1.5千米处。1974年春当地农民打井时发现。据钻探得知丛葬坑有三个,以1974年发现的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5米左右,分长廊和11条过洞,中置有与真人马大小相同的武士俑和拖战车的陶马6000多个,排成方阵。武士俑分成步、弩、车、骑四个兵种,手各执弓、箭、弩及青铜戈、矛、戟等实战兵器,或负弩前驱,或御车策马,面向东方。二号坑呈曲尺形,系由骑兵、战车、步卒、射手等混编的阵列。三号坑平面呈凹字形,内有战车一乘,卫士俑68个,亦有武器,似为军旅中的统率机构。现已在一号坑上建起长200多米,宽70米,钢架拱跨度67米的拱型展览厅。1979年建立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1980年12月,秦始皇陵西侧出土了两组彩绘铜车马。每辆车配四匹马,雕镂精致,金碧辉煌。经修复后在秦俑博物馆展出。1994年3月开始清理发掘二号坑,出土了陶俑立射俑、跪射俑等70余件,还有珍贵的陶俑驷乘车。现已对外开放,供游人参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丛葬坑


猜你喜欢

  • 鄂什

    一作鄂斯。即今吉尔吉斯斯坦奥什。清乾隆《西域图志》 卷45: 西布鲁特 “在喀什噶尔西北三百里。道由鄂什逾葱岭而至”。

  • 通归堡

    北宋置,属环州。在今甘肃环县东北七十里。金废。

  • 文侯乡

    在今河南原阳县西北。《清一统志·怀庆府》:文侯乡“在阳武县西北二十五里。汉丞相张苍故里”。在今河南省原阳县西北。西汉丞相张苍故里。

  • 金斗场

    在今广东珠海市 (香州镇)。《元丰九域志》 卷9: 新会县有 “金斗” 盐场。《方舆纪要》 卷101香山县: 金斗场 “在县南百五十里。地名濠潭,即宋金斗盐场也。今废”。

  • 和武州

    北宋置,为羁縻州,属黔州。治所在今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西南火烘乡。后讹为和宏州。元改为镇宁州。北宋置,治今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南。属成都府路。辖境约相当今格凸河以西,打帮河以东一带。南宋因之

  • 安邑

    ①古都邑名。故址在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或说即夏县西北东下冯遗址。相传夏禹建都于此。春秋时属晋。《史记·夏本纪》:“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集解》引皇甫谧

  • 陵罗水

    即今广东化州市北之罗江。《寰宇记》 卷167石龙县: “陵水从禺州扶莱县界流入,会罗水,二水相合为罗陵水。” 《舆地纪胜》 卷116化州: “二水乃陵水、罗水也。……昔有陵、罗二姓居二水之滨,因名之。

  • 观音湖

    在今宁夏银川市西北。《方舆纪要》卷62宁夏镇:观音湖“在镇西九十里。贺兰山之水多聚于此”。

  • 筑水

    秦汉以前名彭水。即今湖北西北部汉水支流南河。《汉书·地理志》 汉中郡房陵县: “又有筑水,东至筑阳亦入沔。” 《水经·沔水注》: 筑水 “杜预以为彭水也。水出梁州新城郡魏昌县界。筑水东南流径筑阳县。筑

  • 金莲川

    俗称金莲花滩。在今河北沽源县西南七十里莲花滩。为金世宗纳凉避暑之地。《金史· 世宗纪》: 大定十二年 (1172),“如金莲川”。《金史·地理志》 桓州: “曷里浒东川,更名金莲川。” 《元史·河渠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