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白霫部

白霫部

隋、唐铁勒十五部之一。在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东北、蒙古国东方省东南。《新唐书·回鹘传》:“白霫居鲜卑故地,直京师东北五千里,与同罗、仆骨接。避薛延陀,保奥支水、冷陉山,南契丹,北乌罗浑,东靺鞨,西拔野古,地圆袤二千里。”唐贞观二十一年(647)于此置寘颜州。


猜你喜欢

  • 南绛县

    北魏太和十八年 (494) 置,属正平郡。治所在今山西绛县南八里东南城村附近。建义元年(528) 属南绛郡。西魏恭帝时改为绛县。古县名。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置,治今山西省绛县南。建义元年(528

  • 柳城军

    唐永泰元年 (765) 置,属平州。治所在今河北昌黎县西南靖安乡。后废。唐永泰元年(765年)置,治今河北省昌黎县西南。后省军为邑。

  • 东乐关

    明置,在今广西桂平县东。《方舆纪要》卷108浔州府桂平县:东乐关“在府城东。又城西有西靖关,城南有南济关,城北有北定关, 皆近郊之卫”。

  • 定襄县

    ①西汉置,属定襄郡。治所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二十家子古城。东汉建安二十年 (215)移治今山西定襄县东南三里待阳村,属新兴郡。北魏永安中移治今定襄县,为永安郡治。北齐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

  • 底东堡

    明置,属珙县。在今四川珙县南底洞镇。《方舆纪要》 卷70珙县 “罗星渡堡” 条下: “底东堡在县南三十里。亦洪武中置。有官军戍守。”

  • 安劳堡

    明置,在今广西柳城县西。《方舆纪要》卷109柳城县:安劳堡“在县西北。成化初置,正德以后为叛瑶所据。万历二年平上油‘贼’,复置堡,设兵屯守”。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城县境。明成化初置。正德以后为叛瑶所据

  • 杖义城

    亦作仗义、伏义。唐大和六年(832)剑南西川节度使李德裕建,在今四川汉源县南。《新唐书·李德裕传》:太和年间,“筑杖义城,以制大度、清溪关之阻”。

  • 滇阳县

    即慎阳县。西汉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正阳县北江口集。后讹为慎阳县。

  • 洛要县

    东魏武定七年 (549) 改高密县置,属武陵郡。治所在今江苏赣榆县东南五十里。隋初废。

  • 瓦店集

    集镇名。在河南省安阳市区东南部。瓦店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4000。传古代此地经营砖瓦业者甚多,故名。产小麦、玉米、棉花。有机械、面粉、食品等厂。公路北接安大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