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尼河
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阿荣旗北之格尼河。《清一统志·黑龙江》 “诺敏河” 条: “特尼河在布特哈西北四百四十里。……流会诺敏河。”
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阿荣旗北之格尼河。《清一统志·黑龙江》 “诺敏河” 条: “特尼河在布特哈西北四百四十里。……流会诺敏河。”
又名斗城。故址在今江苏无锡市西十里。《方舆纪要》 卷25无锡县 “阖闾城” 条引 《舆地志》:“历山西北有范蠡城,蠡伐吴时筑。”
清置,属永福县。在今福建永泰县东。
春秋晋国隘道。在今河南辉县市西。《左传》: 襄公二十三年 (前550),“齐侯遂伐晋,取朝歌,为二队,入孟门,登太行”。杜注: “孟门,晋隘道。”又称白陉。太行八陉之第三陉。在今河南省辉县市西。为春秋
即今山东淄博市博山区东南八陡镇。胶济铁路有支线通此。
即今河南洛宁县北旧县。《资治通鉴》: 唐肃宗上元二年 (761) 三月,史思明被叛将执于 “鹿桥驿”。胡三省注: “鹿桥驿,永宁传舍也。贞观十七年尝徙永宁县于此。”在今河南省洛宁县东北。《资治通鉴》:
即桐柏山。一名金庭山。在今浙江嵊县东南七十二里。《舆地纪胜》卷10绍兴府:桐柏山“天宝六载改为丹池山。《真诰》云:高万五千丈,下有丹池、赤水”。
在今江西永丰县西南。《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永丰县:折波岭“在县西南百十五里。二山相连,延袤数十里”。
即蒙古土谢图汗部右翼左末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色楞格省那腊苏台敖若斯东。
清置,属建昌镇。在今四川喜德县西南热水河北岸红莫镇。《清一统志·宁远府二》: 热水汛“在西昌西北热水旁,为大小凉山诸夷出入要路”。清雍正八年 (1730) 筑城,设都司分驻。
①北宋置,属宁陵县。在今河南宁陵县境。②金置,属武亭县。即今陕西武功县东北长宁乡。明改置长宁驿。③亦名长临河。即今安徽肥东县南长临河镇。旧属合肥。清嘉庆《合肥县志》卷3:长宁镇“在城东南五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