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等处行中书省
简称湖广行省。元至元中置,治所在武昌路(今湖北武汉市武昌)。以辖境包括宋之荆湖北路、荆湖南路和广南西路而得名。辖境相当今湖北长江以北的小部分、以南的大部分、湖南全省、广西全区、广东自电白、茂名以西和贵州除北盘江流域以外的地区。明洪武九年(1376) 改为湖广布政使司 (习惯上仍称行省)。辖境北界扩展至今湖北省界,南界划出原广南西路地区另置广西省。湖广始指今两湖之地。清康熙三年 (1664) 分为湖北、湖南两省,置两湖总督管辖,习惯上仍称两湖总督为湖广总督。
简称湖广行省。元至元中置,治所在武昌路(今湖北武汉市武昌)。以辖境包括宋之荆湖北路、荆湖南路和广南西路而得名。辖境相当今湖北长江以北的小部分、以南的大部分、湖南全省、广西全区、广东自电白、茂名以西和贵州除北盘江流域以外的地区。明洪武九年(1376) 改为湖广布政使司 (习惯上仍称行省)。辖境北界扩展至今湖北省界,南界划出原广南西路地区另置广西省。湖广始指今两湖之地。清康熙三年 (1664) 分为湖北、湖南两省,置两湖总督管辖,习惯上仍称两湖总督为湖广总督。
一名大梁水。即今辽宁浑河支流太子河。《辽史·地理志》 东京辽阳府:“东梁河自东山西流,与浑河合为小口,会辽河入于海。又名太子河,亦曰大梁水。”古水名。即今辽宁省大辽河支流太子河。《辽史·地理志》东京辽
元大德七年(1303)升全宁府置,属中书省。治所在全宁县(今内蒙古翁牛特旗)。辖境相当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以南、赤峰市以北地。明洪武中废。元大德七年(1303年)升全宁府为路,治全宁县(今内蒙古翁牛特旗
北宋元祐四年(1089)置,属武冈县。在今湖南新宁县东五十里。《清一统志·宝庆府二》:赤木砦,“《县志》:石千寻壁立江浒,半岩横架一木于左右石孔,长丈许,如屋梁,高不可攀”。
在今四川邛崃市东。《方舆纪要》卷71邛州:东湖池在“州治东一里。《志》云:孟昶所凿”。
在今山西陵川县南五十里夺火乡。明置巡司于此,后废。
即玛卜加喀巴普山。在今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境。清乾隆《西域同文志》卷20载:“西番(藏)语:玛卜置谓孔雀。雪山涧水下流,如出孔雀口,故名。”
春秋晋邑。在今山西临猗县西南临晋镇东北。《左传》: 僖公二十四年 (前636),晋公子重耳“济河,围令狐,入桑泉”。即此。古邑名。春秋晋邑。在今山西省临猗县西南临晋镇东北。《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前63
①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摄山旁。宋 《景定建康志》 卷18: 摄湖 “在城东北五十里,周回二十里。《江乘县记》 云: 湖在摄山之侧,因以为名”。②在今安徽宿松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26宿松县: 摄湖在
在今广东鹤山市西南泗合村。旧属开平县,明置四合巡司于此。
即今安徽贵池市西秋浦河。以入江口池口通称为全河之名。《方舆纪要》卷27贵池县:池口河在“城西五里。一名杜坞河。《志》云:城西四里有杜坞山,以唐杜牧尝游此而名,河经其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