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清源县

清源县

①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并州。治所即今山西清徐县。大业二年 (606) 省入晋阳县。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后属太原府。清乾隆二十八年 (1763) 废。1912年复置,属山西冀宁道。1930年直属山西省。1952年与徐沟县合并,改设清徐县。

②唐圣历二年 (699) 置,属武荣州。治所在今福建仙游县西北。后属泉州。天宝元年 (742) 改名仙游县,并移治今仙游县。

③1925年由开原、铁岭、新宾、海龙、柳河、东丰、西丰等县部分地区析置,属奉天省东边道。治所在八家子 (今辽宁清原满族自治县)。1928年改为清原县。


(1)古县名。武周圣历二年(699年)置,治今福建省仙游县西北。属泉州,寻属武荣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名仙游县,并移今治。(2)古旧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今山西省清徐县。属并州。大业初省入晋阳县。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开元十一年(723年)属太原府。五代及宋、金不改。元属冀宁路,明属太原府。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省入徐沟县,降为清源乡。1912年由徐沟县清源乡复置,治今山西省清徐县清源镇。1915年并入徐沟县,改设县佐。1917年复置。1952年与徐沟县合并为清徐县。(3)旧县名。1925年由兴京、开原、柳河、海龙、铁岭等县析置,治八家镇(今辽宁清原满族自治县清原镇)。以清河之源地得名。1929年因与山西省清源县重名,改名清原县。


猜你喜欢

  • 淮陵县

    西汉置,属临淮郡。治所在今安徽明光市东北六十里紫阳乡附近。东汉属下邳国。西晋复属临淮郡,永嘉后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安徽省嘉山县东北。属临淮郡。西晋永嘉后废。

  • 冽口县

    亦作列口县。西汉置,属乐浪郡。治所在今朝鲜黄海南道西北殷栗。以在冽水入海之口而名。西晋后废。古县名。又作列口县。西汉置,治今朝鲜黄海南道殷栗。属乐浪郡。东汉因之。西晋后废。

  • 蜻蛉川

    亦作青蛉川。即今云南大姚、姚安两县境龙川江支流苴宁河及其上源青蛉河。《资治通鉴》: 隋开皇十七年 (597),史万岁征南宁夷爨玩,“入自蜻蛉川,至于南中。夷人前后屯据要害,万岁皆击破之”。即“青蛉川”

  • 玉沙县

    北宋乾德三年(965)置,属江陵府。治所在今湖北监利县东北。至道三年(997)改属复州。熙宁六年(1037)废。元祐元年(1086)复置,仍属复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移治沔阳镇(今湖北仙桃市西南

  • 陵波塘

    在今浙江湖州市东南菱湖镇。《新唐书·地理志》 乌程县: “东南二十五里有陵波塘,宝历中刺史崔玄亮开。”

  • 白山马驿

    在今山东邹平县东长山镇。《方舆纪要》卷31长山县:“白山马驿在城北门外,旧置递运所于此,今革。”

  • 正红旗

    1949年以察哈尔右翼正红旗改称,属绥远省。驻地在集宁城关(即今内蒙古集宁市)。1950年改称中心旗。1954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改设察哈尔右翼后旗,驻土牧尔台(今察哈尔右翼后旗北土牧尔台镇)。197

  • 涂 (塗) 口

    一名金口。在今湖北武昌县西金口镇。为涂水入江之口。《水经·江水注》: 咸和中置汝南郡,“治于涂口”。即此。

  • 龚丘县

    隋开皇十六年 (596) 以平原县改置,属兖州。治所即今山东宁阳县。《元和志》 卷10龚丘县: “以县东南二十里有龚丘城。”故名。大业初属鲁郡。北宋大观四年 (1110) 改为龚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六

  • 海州路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升海州置,治所在朐山县 (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辖境相当今江苏连云港市及赣榆、东海、沭阳、灌云等县地。后改为海宁府。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海州置,治朐山县(今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