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涿鹿县

涿鹿县

①西汉置,属上谷郡。治所在今河北涿鹿县东南四十里古城。西晋属广宁郡。《资治通鉴》: 东晋义熙十一年 (415),“魏王嗣行如濡源,遂至上谷涿鹿、广宁”,即此。北魏末废。

②1914年改保安县置,属直隶口北道。治所即今河北涿鹿县。1928年属察哈尔省。1952年属河北省。


在河北省西北部。属张家口市。面积2788平方千米。人口33万。辖8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涿鹿镇。因涿鹿山得名。战国属燕国上谷郡。秦为沮阳县地,属上谷郡。汉置涿鹿(治今县东南古城)、下落(治今县城关西)二县,属上谷郡。西晋改下落为下洛,为广宁郡治。《资治通鉴》:东晋义熙十一年(415年),“魏主嗣行如濡源,遂至上谷涿鹿、广宁”,即此。北魏改下洛为广宁(为燕州及广宁郡治)县。北齐省广宁、涿鹿二县,改置怀戎县,属北燕州。隋改属涿郡。唐光启中改置永兴县,为新州治。金改永兴县为德兴县,属德兴府。蒙古复改永兴县,属保安州。明属保安州地。清为保安州,属宣化府。1913年改保安县,1914年为避免与陕西省保安县重名,复名涿鹿县,属直隶省口北道,1928年属察哈尔省。1952年划归河北省张家口专区,1958年并入怀来县,1961年复置涿鹿县,属张家口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3年划归张家口市。地处冀西北山地丘陵区,山地、丘陵、河谷相间分布。西南部的小五台山地区为自然保护区。桑干河在此注入官厅水库。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玉米、谷子、小麦、稻等。特产龙眼葡萄。为省粮食、生猪生产基地县。磷的蕴藏量、品位居华北第一。工业有化肥、酿酒、钢铁、服装等,有磷矿、铁矿。大秦铁路、109国道、下广公路经此。古迹有黄帝泉、轩辕城(黄帝城)、黄帝战蚩尤遗址等。


猜你喜欢

  • 湘乡州

    元元贞元年 (1295) 升湘乡县置,属天临路。治所即今湖南湘乡市。明初降为湘乡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湘乡县置,治今湖南省湘乡市。属潭州路。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复降为县。

  • 竹峰铺

    亦作竹下铺。即今安徽宁国县西南竹峰乡。明嘉靖《宁国县志》卷2《铺舍》:竹下铺“在县西二十里”。清同治《宁国县志》铺递:西南路“杨维铺十里至竹峰铺”。

  • 兰口

    即今广东东源县东北兰口镇。旧属河源县,明、清置巡司于此。

  • 中华

    ①古代华夏族、汉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在四夷之中,后世因称其地为中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曰:“若使游步中华。”《魏书》:“下迄魏晋,秦赵二燕,虽地据中华,德祚微浅。”初仅指黄河中下游,后

  • 庄河场

    在今辽宁庄河市南荞麦楞子。清初置盐场,直隶奉天府尹。光绪末于场设局,曰岫岩局,专管盐务。民国又以安凤城并入,改为庄安场,1924年增设庄凤场,以庄安场改名庄河场。

  • 驮龙溪

    在今广西上思县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10上思州:驮龙溪“源出州北龙岭,南经狮山,绕流而南,合于明江”。

  • 保江镇

    在今广西融安县东北保江村。旧属融县,明置巡司于此。古镇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融安县东北。明于此置巡检司。

  • 刘龙沟镇

    即今辽宁义县西南留龙沟满族镇。民国《义县志》中卷:刘龙沟集“在城西五十里……又名刘聋子沟,住户一百二十三家,商号十七家”。

  • 武圣县

    唐永昌元年 (689) 置,属魏州。治所在今山东莘县西南朝城镇。开元七年 (719) 改朝城县。古县名。唐永昌元年(689年)置,治今山东省莘县西南朝城。属魏郡。开元七年(719年)改名朝城县。

  • 青瓦达孜宫

    为吐蕃旧都雍布拉康宫殿名。在今西藏琼结县。《西藏古代文书选集》 载: “聂尺赞普及人间之君主,卒于绛妥神山。自其逝后至止贡赞普出世之前七代王统间,一直住于青瓦达孜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