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海门镇

海门镇

①清康熙十九年 (1680) 置,属临海县。即今浙江台州市 (椒江区) 驻地。

②在今福建龙海市东南海门岛上。旧属海澄县,明置巡司于此。

③即今广西合浦县。唐咸通四年 (863),安南为南诏所陷,置行交州于此,寻复置安南都护治此。《旧唐书·懿宗纪》: 咸通六年 (865),“高骈自海门进军破蛮军,收复安南府”。即此。《宋史·地理志》廉州: “太平兴国八年,改太平军,移治海门镇。咸平元年复。”


(1)古镇名。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唐咸通时置行交州于此,后复置安南都护府治此。(2)今镇名。(1)在江苏省海门市西南部、海门河与圩角河交汇处。市人民政府驻地。面积47平方千米。人口10.3万。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设茅家镇,为海门县治。1938年以镇内文庙(孔庙)、武庙(关帝庙)分设文成镇和武成镇,后合并为文武示范镇。1945年复名茅家镇,简称茅镇。1963年改今名。1994年起为海门市治。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等。有纺织、机械、建材、电子、冶金、化工、服装等厂。通启寅等公路经此。(2)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东南部。面积30.2平方千米。人口10.5万。镇人民政府驻新德,人口9.4万。原为海口村,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守御千户迁此,建海门城。1951年置海门镇,1994年撤镇设街道办事处,2000年复设镇。地处练江出海口。产稻、甘薯、柑橘等。有养殖场,养殖龙虾、对虾、鳗鱼、石斑鱼等。海门港为省内甲级渔港之一。有塑料、制绳、腰果和水产加工、造船等厂。潮海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加坑山大烟墩遗址、莲花峰、望夫石、莲花炮台、钱澳炮台。


猜你喜欢

  • 石涧市

    即今广东广宁县东南绥江东岸石涧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广宁县东南有石涧市。

  • 埿阳水

    一名泥阳水。即今甘肃成县、徽县境内之洛河。《水经·漾水注》: “埿阳水北出埿谷,南径白石县东,而南入浊水。”

  • 天峰山

    在今广东南雄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02南雄府保昌县:天峰山在“府东北八十里。山形陡峻,高插霄汉,有泉出焉。兵乱时,乡民多避难于此”。

  • 舒城县

    ①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舒州。治所在今河南新蔡县北。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复置,贞观元年 (627) 废。②唐开元二十三年 (735) 置,属庐州。治所即今安徽舒城县。元属庐州路。

  • 九十九陇

    在今贵州普定县南。清康熙《贵州通志》卷6安顺府:九十九陇“周围一百余里,两水界其左右,外开重关七八所, 内藏九十九陇,大小不等,皆弯环如带,分门别户,各作城府,道通一线。中多平衍可耕,四面奇峰插汉,绝

  • 养马岛

    曾名象岛。即今山东烟台市东养马岛。清《乾隆内府舆图》: 宁海州 (今宁海镇) 北有 “养马岛”。在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境北部,横卧黄海之中。因秦始皇东巡时曾指令在此岛养马,故名。环岛浅海资源丰富,黑刺参

  • 王药城

    在今河南中牟县东北滨河。北齐时戍守处。《周书·武帝纪下》:北周建德四年(575),“齐王宪及于翼、李穆等所在克捷,降拔三十余城,皆弃而不守。唯以王药城要害,令仪同三司韩正守之。正寻以城降齐”。在今河南

  • 徐州府

    清雍正十一年 (1733) 升徐州置,属江苏省。治所在铜山县 (今江苏徐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新沂、宿迁以西,及安徽砀山、萧县地。1912年废。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升徐州置,治铜山县(今江苏徐州

  • 布特哈总管

    清康熙三十年(1691)置,属黑龙江将军。治所在伊倭齐(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光绪二十年(1894)改置布特哈副都统,徙治嫩江东岸博尔多站(今黑龙江讷河县)。三十一年(1905)裁副都统,

  • 阳隔洲市

    即今湖南常宁县东南阳加乡。《清一统志·衡州府二》 “客铺市”条下:阳隔洲市“在(常宁)县东六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