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水
在今河北沧县东南,东入盐山县界。《水经·淇水注》: 浮水 “首受清河于 (浮阳) 县界,东北径高成县之苑乡城北,又东径章武县之故城北……浮渎又东北径柳县故城南……浮渎又东北径汉武帝望海台,又东注于海。应劭曰,浮阳县,浮水所出,入海,潮汐往来日再。今沟无复有水也”。即此。
在今河北沧县东南,东入盐山县界。《水经·淇水注》: 浮水 “首受清河于 (浮阳) 县界,东北径高成县之苑乡城北,又东径章武县之故城北……浮渎又东北径柳县故城南……浮渎又东北径汉武帝望海台,又东注于海。应劭曰,浮阳县,浮水所出,入海,潮汐往来日再。今沟无复有水也”。即此。
一名甘亭关。隋开皇初置,在今陕西汉中县西北褒城镇北。又称甘亭关。隋开皇元年(581年)置。在今陕西省勉县褒城镇北。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属牂柯郡。治所在今云南弥勒县城附近。三国蜀建兴三年(225)属建宁郡。西晋咸宁五年(279)废。东晋哀帝时复立,仍属建宁郡。南朝梁末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云南省弥勒县境(
明置,在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07富川县:马坪堡,“《志》云:县境有内八源等十五巢,马坪堡为防守要地”。
即扎萨克特固斯库鲁克达赖汗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乌布苏省乌布苏诺尔湖南。
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南。《史记·秦本纪》:昭襄王三十六年(前271),“客卿竈攻齐,取刚、寿”。此即寿邑。《水经·汶水注》:“汶水西南流径寿张县故城北,春秋之良县也。县有寿聚。汉曰寿良。”古邑
①清置,属兴仁县。即今贵州普安县南青山镇。有把总驻防。②即今江苏仪征市西青山镇。南濒大江,西连六合县。清时有守备驻此。
即今越南河内市红河东岸嘉林县。《明史·安南传》: 永乐四年 (1406),张辅等征安南,“师次芹站,遂造浮桥于昌江以济。前锋抵富良江北嘉林县”。《方舆纪要》 卷 112安南北江府:嘉林城“在府西南,即
金大定二十二年 (1182) 改保德军置,治所在保德县 (今山西保德县)。元属冀宁路。明属太原府,洪武七年 (1374) 降为县,九年 (1376)复升保德州。清雍正二年 (1724) 升为直隶州。辖
即今海南省琼海市东北长坡镇。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广东省全图》:会同县东北有长坡铺。
明上林、忻城二县境红水河(泥江)两岸八个村寨之总称。《方舆纪要》卷109上林县“周安堡”条:“八寨者曰思吉、曰周安、曰古卯、曰古蓬、曰古钵、曰都者、曰罗墨、曰剥丁,后又益以龙哈、布咳为十寨。其地东达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