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泸县

泸县

1913年改泸州置,为四川永宁道治。治所即今四川泸州市。1928 年直属四川省。1950年析城区设泸州市。1951年徙县治于今泸州市小市镇。


在四川省南部,毗邻重庆市。属泸州市。面积 1513 平方千米。人口103.5万。辖16镇、8乡。县人民政府驻福集镇。西汉置江阳县,治今泸州市,属犍为郡。南朝梁大同中置泸州,治江阳县。远取泸水(金沙江)为名。隋大业元年(605年)江阳改名泸川县。三年改泸州为泸川郡。唐复泸州,治泸川县。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省县入州。1913年废州,改为泸县,属下川南道。1914年属永宁道,1928年属四川省。1950年析县城及近郊置泸州市,县人民政府迁小市(今市中区),属川南行署区泸县专区。1951年属隆昌专区。1952年属四川省泸州专区。1960年并入宜宾专区,1983年析出属泸州市。1995年迁治福集镇。地处四川盆地南部低山丘陵地带。胡市河(濑溪河)自北部入境,右纳九曲河,左汇马溪河南流至胡市镇注入沱江。长江横贯南部,纳龙溪河后东流出境。农产有稻、小麦、玉米、高粱、甘蔗,并产茶叶。以龙眼(桂圆)、柑橘著名。有天然气、煤、石灰石等矿。有化肥、水泥、采煤、食品等工业。酒和草席为名特产。川云公路东线、泸合公路经此。江河与长江航道相通。有朱德旧居陈列馆及名胜古迹玉蟾山、龙脑桥、玉龙寺。


猜你喜欢

  • 支罗砦

    明置,在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西南。《方舆纪要》卷73石硅宣抚司:支罗寨“在司西南。嘉靖中,石硅宣抚司人黄俊据支罗寨,假龙潭土舍名色,霸占民田,寻以叛诛,子中复据寨叛。四十四年,诏川湖会兵夹攻,川兵进

  • 怛满国

    亦作怛没国、 呾蜜国。 唐西域国名。 都城在今乌兹别克斯坦东南境阿姆河北岸铁尔梅兹。《新唐书·西域传》: 怛满国 “居乌浒河北平川中。兽多师子。西北与史接,以铁关为限”。龙朔初置姑墨州都督府于此。

  • 瓦合山

    亦名瓦河山。在今西藏类乌齐县南。清乾隆《卫藏通志》卷3:瓦合大山“在类乌齐西南。山大而峻,路险难行,四山相接,绵亘一百六十里,四时积雪”。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云南官兵三百余名,至此山下扎营,一夜

  • 阖闾城

    ①亦作阖庐城。春秋时吴王阖闾筑,为都城。在今江苏苏州市旧城区。《越绝书》 卷2: “吴大城周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二尺,陆门八,其二有楼。水门八。” 《吴地记》 作四十二里。西晋左思 《吴都赋》 即写此城

  • 母纳山

    即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之乌拉山。《明史·鞑靼传》:宣德九年(1434),“阿鲁台复为脱脱不花所袭,妻子死,孳畜略尽,独与其子失捏于等徙居母纳山、察罕脑剌等处”。

  • 舒兰站

    即舒兰河站。在今吉林舒兰市西南溪河镇。《清史稿·地理志》 舒兰县: “宣统元年,置于舒兰站。”

  • 泰卷

    一名大坰。商邑。在今山东定陶县南。《史记·殷本纪》: “汤乃践天子位,平定海内。汤归至于泰卷。”古邑名。又作大垌。在今山东省定陶县南。《史记·殷本纪》:“汤归至于泰卷。”即此。

  • 宝安县

    ①东晋咸和六年 (331) 置,为东莞郡治。治所即今广东深圳市西之南头镇。《舆地纪胜》 卷89广州: 宝山 “旧以山有宝置场烹银”,因以为名。隋属南海郡。唐属广州,至德二年 (757) 改为东莞县。宋

  • 黄帝陵

    ①在今陕西子长县西北梁山。《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崩,葬桥山。” 《封禅书》 载: 汉武帝 “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上曰: ‘吾闻黄帝不死,今有冢,何也?’ 或对曰: ‘黄帝已

  • 龙溪

    ①苕溪支流。在今浙江安吉县西。《方舆纪要》卷91安吉州:龙溪“在州治(今安城镇)东南。即苕溪之支流也。 自州城西绕流经此,合于马家渎,溢为外溪,分为里溪,远近诸水悉附入焉”。②在今江西南城县东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