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会城
在今甘肃兰州市西,湟水入黄河处。《晋书·苻坚载记》: 东晋太元元年 (376),苻坚灭前凉,遣苟长、梁熙等伐张天锡,天锡亦遣将拒之。“俄而梁熙、王统等自清石津攻其将梁粲于河会城,陷之”。即此。
在今甘肃省永登县南湟水入黄河处。东晋太元元年(376年)前秦灭前凉,遣将军梁熙等率军渡清石津拔河会城。《资治通鉴》:“八月,梁熙、姚苌、王统、李辩济自清石津,攻凉骁烈将军梁济于河会城,降之。”即此。
在今甘肃兰州市西,湟水入黄河处。《晋书·苻坚载记》: 东晋太元元年 (376),苻坚灭前凉,遣苟长、梁熙等伐张天锡,天锡亦遣将拒之。“俄而梁熙、王统等自清石津攻其将梁粲于河会城,陷之”。即此。
在今甘肃省永登县南湟水入黄河处。东晋太元元年(376年)前秦灭前凉,遣将军梁熙等率军渡清石津拔河会城。《资治通鉴》:“八月,梁熙、姚苌、王统、李辩济自清石津,攻凉骁烈将军梁济于河会城,降之。”即此。
在今陕西延川县北九十里。《方舆纪要》卷57延川县:石油井“井出石油,六月取之,涂疮疾,即愈。《旧志》:高奴县出脂水,是也。或谓之石液云”。
即今浙江海盐县治。《旧唐书·地理志》苏州海盐县:“开元五年复置,治吴御城。”唐以来皆为县治。
①唐至德二年(757)改西京京兆府为中京,凤翔府为西京,成都府建号南京,合原有东京河南府,北京太原府共为五京。②唐渤海国有五京: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宁安市西南东京城);东京龙泉府(今吉林珲春市西南半拉
在今安徽砀山县东南四十五里。《方舆纪要》卷29砀山县:龙扒沟“明嘉靖三十八年淤,创开一派,由城东南二十五里冲三龙口。又二十里至西镇淀”。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改华亭府置,属嘉兴路。治所在华亭县 (今上海市松江县)。《名胜志》:松江府 “取吴松江而名”。辖境相当今上海市吴淞江以南地区。至元二十九年 (1292) 属江浙行省,泰定三
唐贞观十九年 (645) 建,即今北京市宣武门外法源寺。“安史之乱” 时,史思明改名顺天寺。明正统二年 (1437) 改名崇福寺。清雍正十二年(1734) 始名法源寺。唐贞观十九年(645年)建,在今
即今江苏浮梁县北勒功乡。《明史·地理志》 浮梁县: “西北有桃树镇巡检司,后迁县东北勒上市。”
在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东八十里。《方舆纪要》 卷 119 威远御夷州: 猛列村,“ 《滇纪》: 威远之地,东八十里至猛列村界”。
在今山东嘉祥县西南五十三里。《方舆纪要》卷33嘉祥县: 遂山 “其西有古洞,深二三里”。
即今四川巫溪县北徐家镇。清光绪 《大宁县志》 卷1: 徐家坝 “在县东北一百二十里。现设汛卡”。有千总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