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县
唐武德五年(622)置,属源州。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香山一带。贞观十三年(639)废。
唐武德五年(622)置,属源州。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香山一带。贞观十三年(639)废。
清乾隆八年 (1743) 分永新、安福二县地置,属吉安府。治所即今江西莲花县。1912年改为莲花县。清乾隆八年(1743年)分永新县西北境、安福县西境置,治今江西省莲花县。因治所莲花桥而得名。属吉安府
南朝梁改怀安县置,属郁林郡。治所在今广西贵港市南一百里思怀。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属南尹州。贞观八年(634)属贵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废。古县名。南朝梁以怀安县改名,治今广西壮族
又名涑水、襄水。在今湖北宜城市西北。《水经·沔水注》: 疎水 “出中庐县西南,东流至县北界, 东入沔水, 谓之疎口也”。 《清史稿·地理志》 宜城县: “北疏水,亦名襄
即今广东梅县东白宫镇。清光绪《嘉应州志》卷1:“东路连潮州白鸭袅嶂顶,到白宫市三十里。”
即今四川乐至县西北二十五里放生乡。清光绪 《乐至县志》 卷2: 咸丰十年 (1860),“张逆(指白莲教首领张子总) 复夥彭匪犯县西放生铺、高寺场等处”。
①即镐。西周都城。在今陕西西安市西。②春秋晋邑,战国为赵邑。在今河北柏乡县北二十一里固城店镇。《左传》: 哀公四年 (前491),齐“国夏伐晋,取邢、任、栾、鄗、逆时、阴人、盂、壶口”。《史记· 赵世
一名罗丛岩。在今广西桂平县西南六十里。《舆地纪胜》 卷110浔州: 罗丛岩 “在州西南六十里。岩中明快,可容二三百人。遇重九,于此登高。内有三教殿,殿东则名曰碧虚洞,由石穴而入,通行平坦,其屈曲约半里
在今甘肃正宁县(山河镇)南。《方舆纪要》卷57真宁县:于庄沟“在县东二十里。其水南流入邠州淳化县,会于清水”。
西晋置,属宁浦郡。治所在今广西横县西北。南齐废。
明置,属綦江县。在今四川綦江县南。《明史· 地理志》 綦江县: “ (南) 有綦市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