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水县
①三国蜀置,为梁水郡治,旋废。西晋永嘉五年 (311) 复置,仍为梁水郡治。治所即今云南开远市。南朝梁末废。
②唐武德元年 (618) 置,属南宁州。治所在今云南江川县东南旧州。七年 (624) 为西宁州治。贞观八年 (634) 为黎州治。天宝后废。
古县名。(1)三国蜀置,治今云南省开远市境。属梁水郡。后废,东晋时复置。南朝梁废。(2)唐初置,治今云南省华宁县,属姚州。后废。
①三国蜀置,为梁水郡治,旋废。西晋永嘉五年 (311) 复置,仍为梁水郡治。治所即今云南开远市。南朝梁末废。
②唐武德元年 (618) 置,属南宁州。治所在今云南江川县东南旧州。七年 (624) 为西宁州治。贞观八年 (634) 为黎州治。天宝后废。
古县名。(1)三国蜀置,治今云南省开远市境。属梁水郡。后废,东晋时复置。南朝梁废。(2)唐初置,治今云南省华宁县,属姚州。后废。
即乌思藏四如。西藏吐蕃王朝(约629—842)全境建置名。吐蕃在境内原十余小邦故地统一设置了军政区域称为如(意为翼、部),共四个,约当今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地区。
即今江西赣县南韩坊。1932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信康县治此。集镇名。在江西省赣县县城南部。韩坊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1700。明嘉靖年间建村,因处缺水的黄土岗上,名旱坊,谐称今名。是县粮、烟叶重点产区。有
即今台湾省彰化县东南社头乡。清康熙间蒋毓英《台湾府志》卷1:大武郡牛社“离府治三百四十里”。
南朝宋侨置,属南豫州。治所疑在今安徽肥西县境。南齐改为南陈左县。
在今四川荣县西。《舆地纪胜》 卷160荣州: 荣隐山,“ 《九域志》 云: 荣隐山上有荣隐先生修道山。《图经》 云: 在县北三十里,石壁间今有形像尚存,俗呼为道士影。又有钟飞,在山东五里绝崖之上,俗呼
俗称默勒札萨克旗。即和硕特西右翼前旗。在今青海祁连县西南。
即浮石山。在今河南确山县东南二里。《元丰九域志》 卷 1: 确山县 “有确山”。《清一统志·汝宁府》: 确山“宋以此名县,亦曰浮石山”。
即高宛县。在今山东邹平县东北苑城。《续汉书·郡国志》 作 “高菀县”。
在今江苏常州市长春巷常州宾馆内。清康熙间建。杨兆鲁《遂初堂文集》称:“自抱疴归来,于注经堂后买废地六七亩,经营相度,历五年于兹,近似乎园,故题曰近园。”其后数易主人。经恽氏修葺后,改名静园,亦名恽家花
明置,在今四川仁寿县南。《方舆纪要》卷67仁寿县:盐井,“《志》云:府境有盐井大小不一,惟仁寿及简州所出至多,民资其利。有仙泉井盐课司,在治南半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