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城街
即今四川夹江县西北二十里木城镇。古为南安县驻地。民国《四川省县乡镇概况图》:夹江县西北有木城乡。相传明末清初城垣大毁。以木栅为城,因名。镇北有庞坡洞磨崖造像。
集镇名。在云南省龙陵县西南端,南隔怒江与缅甸相望。木城彝族傈僳族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890。初为原始森林,居民以木栅围村防兽而得名。俗称平安山。产稻、玉米、小麦、蚕豆、薯类、甘蔗、茶叶、胡椒、花生等。为县南部农贸集市。附近森林中有熊、麂子、猴等。有公路北接昆瑞公路。有渡口可通缅甸。
即今四川夹江县西北二十里木城镇。古为南安县驻地。民国《四川省县乡镇概况图》:夹江县西北有木城乡。相传明末清初城垣大毁。以木栅为城,因名。镇北有庞坡洞磨崖造像。
集镇名。在云南省龙陵县西南端,南隔怒江与缅甸相望。木城彝族傈僳族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890。初为原始森林,居民以木栅围村防兽而得名。俗称平安山。产稻、玉米、小麦、蚕豆、薯类、甘蔗、茶叶、胡椒、花生等。为县南部农贸集市。附近森林中有熊、麂子、猴等。有公路北接昆瑞公路。有渡口可通缅甸。
即今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北一百四十里森吉图乡。清于此设千总驻守。
即筰都县。在今四川汉源县东北。《汉书·武帝纪》 注: “臣瓒曰: 《茂陵书》 沈黎治笮都,去长安三千三百三十五里。”
在今江西黎川县东。《方舆纪要》卷86建昌府新城县:飞猿水“在县东飞猿岭下,亦曰飞猿港。合杉岭以西诸山溪水流经此, 又西合众流,过县北入南城县界,过蓝田镇, 至峭石合于黎川”。
在今四川道孚县东南协德乡(街村)。《元史·兵志》:至元十二年(1275)十二月,“调西川王安抚、杨总帅军与大尼赤相合,与丑汉、黄兀剌同镇守合答之城”。即此。
亦名大洞。在今广西容县东南五十里。明、清置巡司于此。
在今青海杂多县西当曲西岸。为清代西藏拉萨至西宁驿站之一。乾隆《卫藏通志》卷4:伊克诺木罕乌巴什“六十里至吉利布拉克”。
即今湖北黄陂县北沦河西白木港村。《清一统志·汉阳府》:白漠港市“在黄陂县北四十里”。
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五十二里,上有大散关。《资治通鉴》:唐光启二年(886),上自宝鸡幸兴元,“以传国宝授(王)建负之以从,登大散岭”。即此。
明洪武八年 (1375) 置,属福建都司。治所在今福建福州市东北。二十一年重建。清康熙五年 (1666) 废。明洪武八年(1375年)置,治今福建省福州市东北。属福建都司。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重
在今广东番禺市东北二十五里思贤乡。屈大均 (1630—1696),广东番禺人。为清代著名诗人。屈大均墓有志铭碑石一方,记载墓主生平,是书法家吴道镕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