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朝山

朝山

在今江西万安县南。《方舆纪要》 卷87吉安府万安县: 朝山 “临大江。山势耸秀,诸峰环拱,若朝仰之状”。《清一统志·吉安府一》: 朝山 “在万安县南二十五里”。


猜你喜欢

  • 乌山镇

    即今江苏溧水县西北乌山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溧水县:“乌山镇在城西北二十五里。”在湖南省望城县西部。面积102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徐家桥,人口 2120。境内有乌山,镇因山得名。1

  • 石濑镇

    在今浙江余杭市西七十八里石濑村。《清一统志·杭州府二》:石濑镇“在余杭县东北三十五里, 宋时有酒库, 并设巡司。明因之。今裁”。古镇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西彭公乡石濑。宋设酒库、巡检司于此。明万历

  • 青莲

    即今广东阳山县东南青莲镇。《清一统志·连州》: 淇潭堡巡司 “明洪武二年置西岸巡司,在州西北。正统四年移驻阳山县青莲水口,仍旧名。本朝雍正十年改名青莲。乾隆二十八年复移驻此 (淇潭堡),改今名”。即今

  • 韶州路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改韶州置,属广东道宣慰司。治所在曲江县 (今广东韶关市)。辖境相当今广东韶关、曲江、乳源、仁化、乐昌等市县地。明洪武元年 (1368) 改为韶州府。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

  • 象城县

    隋仁寿元年 (601) 改广阿县置,属赵州。治所在今河北隆尧县东十二里旧城乡。大业二年(606) 改为大陆县。唐武德四年 (621) 复名象城县,属赵州。《元和志》 卷17: “取县西北古象城为名。”

  • 沙碛茅土

    即双流镇。今吉林洮南市。清光绪三十年(1904)置洮南府于此。1913年改为洮南县治。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2:洮南县治“土名双流镇(原名沙碛茅土),当洮儿河南岸”。即此。

  • 乌江关

    明洪武中建,在今贵州遵义县西南乌江镇。《方舆纪要》卷70遵义府遵义县:“(明)万历中,杨应龙败官军于乌江,旋趋河渡,贵州震动。既而黔帅童元振复克乌江关。”在今贵州省遵义县南乌江镇。明万历二十八年(16

  • 伏虞山

    在今四川仪陇县东南。《舆地纪胜》卷188蓬州:伏虞山,“《元和郡县志》:在伏虞县东南六十五里。甚险,夷僚被征讨,即入此山中也”。隋伏虞县以此名。

  • 孙受镇

    民国置,即今山东莱西市西南二十四里孙受乡。明初孙受建村,故名。在山东省莱西市中南部。面积69.5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孙受,人口 1000。传明初孙受建村,故名;一说明崇祯年间,兵科给事

  • 竺州

    唐永徽二年 (651) 置羁縻州,属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邛崃山附近地区。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