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顿
亦作临海镇。在今辽宁凌海市南。《资治通鉴》: 隋大业八年 (622) 征高丽,“八月,敕运黎阳、洛阳、洛口、太原等仓谷,向望海顿”。胡注:“望海顿,当在辽西界。”
又称临海顿。在今辽宁省盘锦市东南。隋大业八年(612年),炀帝攻高丽,命运洛阳、太原、洛口等地粮食囤聚于望海顿,即此。
亦作临海镇。在今辽宁凌海市南。《资治通鉴》: 隋大业八年 (622) 征高丽,“八月,敕运黎阳、洛阳、洛口、太原等仓谷,向望海顿”。胡注:“望海顿,当在辽西界。”
又称临海顿。在今辽宁省盘锦市东南。隋大业八年(612年),炀帝攻高丽,命运洛阳、太原、洛口等地粮食囤聚于望海顿,即此。
在今黑龙江省嘉荫县西北。源出伊春市东北小兴安岭南,东北流至嘉荫县西北双河镇附近注入黑龙江。民国《黑龙江志稿》卷4:乌云河在“(乌云)县东南百里。二源出玛哈拉山,东北流九十里注于黑龙江”。
即今江苏江阴市东南五十里祝塘镇。清光绪《江阴县志》 卷2: 祝塘市 “市跨直塘河,廛肆殽列,颇称繁庶”。在江苏省江阴市南部、祝塘河两岸。面积56平方千米。人口6万。镇人民政府驻祝塘,人口1万。古称筑塘
在今江西萍乡市西八十里。《明一统志》卷57袁州府: 萧仙潭 “汇五溪之水。岸有石平坦,石下有泉。相传昔萧史尝休息于此”。
即今四川泸州市西南安富镇 (永宁河西部分)。清嘉庆 《泸州志》 卷2: 通裕场 “距 (纳溪)县不一里,即古纳溪递运所,俗呼所街。知县石峰更名安富街”。
即石头城之别称。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清凉山。宋《景定建康志》卷17“石头山”条引《丹阳记》:“石头城,吴时悉土坞, 义熙初始加砖累甓,因山以为城,因江以为池,地形险固,尤有奇势,亦谓之石首城。”
唐武德五年 (622) 分饶乐郡都督府奚部落置,属营州都督。神龙初改属幽州。治所宾从县,寄治潞县之古潞城 (今河北三河市西南)。后废。唐武德五年(622年)分饶乐都督府置,初在今河北省滦河上游一带,后
一名东山。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东二里。《方舆纪要》卷69彭水县:老鹰砦山“在县治东。山形若鹰。宋元丰间, 屯兵于此”。
又作胡帖干站。元置,在今黑龙江省通河县东北大古洞村。元 《析津志》 天下站名: “吾纳苦百三十 (里) 忽帖罕、塔海万户。” 明改克脱亨站。
西汉置,属牂牁郡。治所在今贵州独山县附近。南齐属南牂牁郡。梁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贵州省独山县附近。属牂柯郡。南朝齐属南牂柯郡。梁大宝后废。
在今贵州龙里县西四十里。《方舆纪要》卷123龙里卫“穴刀山”条下:长冲山“旧为苗‘贼’出没之所。成化间,置哨堡以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