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晴隆县

晴隆县

1941年改安南县置,属贵州省。治所即今贵州晴隆县。清咸丰 《兴义府志》 卷11载: 晴云山在县西五里,“崔巍峭拔,为县治诸山之祖脉”。俗呼为晴龙山。县以此山得名。


在贵州省西南部。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面积1325平方千米。人口27.4万,有汉、布依、苗、黎、彝、仡佬、水等民族。辖7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莲城镇。唐置来南县,属羁縻琰州。南诏、大理属于矢部。元属普安路总管府。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置尾洒卫,旋废卫;二十三年复置卫,改名安南卫,治江西坡(今普安县东),隶贵州都司;二十五年卫治徙尾洒堡即今县城莲城镇。万历四年(1576年)至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永宁州治于此,卫、州同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裁安南卫改置安南县,属安顺府。雍正五年(1727年)改属南笼府(后改兴义府)。1913年属黔西道(1914年改贵西道),1923年直属贵州省。1941年以城郊晴隆山更今名。1949年属兴仁专区,1952年属兴义专区,1956年属安顺专区。1958年撤县并入普安县,1961年复置。1965年属兴义专区,1982年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处黔西南山原丘陵北部与黔西高原山地南部。北盘江自北向南为县东部界河,主要支流有麻沙河、西泌河、麻布河。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玉米、小麦、稻、烟草、油菜籽、甘蔗、花生等。矿产有煤、锑、硫黄、萤石等。工业以有色金属开采冶炼、农机修造、水泥、大理石生产为主。320国道和普新、晴花公路纵横县境。名胜有大厂镇石膏晶洞。


猜你喜欢

  • 芝城

    即今福建建瓯市(芝城镇)。南朝宋元嘉元年(424)徙建安县治于此,至今沿袭不改。城内有芝山,城南又有紫芝山,故以为名。区片名。在福建省建瓯市中部偏西、建溪及其支流松溪交会处。市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29

  • 连山驿

    明改奉川驿置,故址在今浙江奉化市驻地大桥镇。《方舆纪要》卷92奉化县:连山驿“在县东五里。唐置剡源驿,在大溪东。元改奉川驿。明朝洪武十二年改今名,嘉靖十二年徙县学东”。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废。

  • 葡都丽家

    即今葡萄牙的旧译。《明史·外国传六》: 佛郎机,“ (嘉靖) 四十四年,伪称满剌加入贡。已,改称蒲都丽家”。

  • 苏家桥

    即今河北文安县北四十里苏桥镇。《方舆纪要》卷11文安县:苏家桥在“县东二十里,当往来孔道,靖难初,燕王自固安县渡拒马河驻师苏家桥, 即此”。即今河北省文安县北苏桥。《明通鉴》:明建文二年(1400年)

  • 南河城

    即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后汉书·西域传》: “焉耆国王居南河城,北至长史所居八百里。……有海水曲入四山之内,周匝其城三十余里。”

  • 杜尔伯特中后左旗

    清乾隆十八年(1753)设,属蒙古科布多。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乌布苏省乌布苏诺尔湖南。

  • 齐云楼

    ①故址在今江苏苏州市城内阎桥南。民国《吴县志》卷20引《吴地记》云:“曹恭王所建。白公有诗,改名齐云楼。”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上:“齐云楼者, 盖今之飞云阁也。”②在今陕西华县城内。《旧唐书·昭

  • 雒门聚

    亦作落门聚。在今甘肃武山县东三十里洛门镇。《续汉书 ·郡国志》 汉阳郡冀县: “有雒门聚。” 刘昭补注: “来歙破隗嚣处。”

  • 泉江水

    在今江西萍乡市东三十里,下流通罗霄水。《明一统志》 卷57袁州府: 泉江水 “泉出江中,故名。水产丝花菜,可食”。

  • 西宁州

    ①北周天和五年(570)改严州置,治所在越嶲县(今四川西昌市)。辖境相当今四川西昌市及越西、冕宁、德昌等县地。寻复为严州。隋开皇六年(586)复为西宁州。十八年(598)改为嶲州。②唐武德七年(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