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集
①在今河南平舆县东北五十六里东和店镇。旧属项城县。民国初设县佐驻此。
②一名孟家楼镇。即今河南邓州市西南孟楼镇。清乾隆 《邓州志》 卷5 《集镇》: 新兴集 “即孟家楼,州西南七十五里”。
①在今河南平舆县东北五十六里东和店镇。旧属项城县。民国初设县佐驻此。
②一名孟家楼镇。即今河南邓州市西南孟楼镇。清乾隆 《邓州志》 卷5 《集镇》: 新兴集 “即孟家楼,州西南七十五里”。
元改陈蒙州置,属管番民总管。治所在今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西南烂土乡。明初废。
即大阳关。一作太阳津。在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县老城西北。《后汉书·邓禹传》:建武元年(25),邓禹围安邑,“更始大将军樊参将数万人,度大阳,欲攻禹”。即此。古黄河津渡。在今山西省平陆县西南。古称茅津,汉后
春秋晋邑,为赵衰之子楼婴邑。在今山西永和县东南。《左传》: 僖公二十四年 (前636),“狄人归季隗于晋,而请其二子,文公妻赵衰,生原同、屏括、楼婴”。清末杨守敬 《春秋舆地图》 作楼邑。古邑名。春秋
即今广西临桂县西南六塘镇。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设巡司于此。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桂县南六塘。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于此设巡检司。
①又名歙港、徽港。指今钱塘江干流自安徽歙县浦口至浙江建德市梅城镇一段。以古郡为名。南朝宋沈约有 《新安江水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诗。《元和志》 卷25睦州清溪县: 新安江“自歙州黟县界流入县,东流入
亦作大渡戍。在今四川汉源县东南大渡河南岸。《元和志》卷32通望县:“隋开皇二十年于此置大渡镇,大业二年改为阳山镇。”
1914年依前高雷阳道改置,属广东省。治茂名县 (今广东高州市)。辖境约当今广东信宜、阳春、阳江以西及雷州半岛地区。1920年废。1914年6月以清末高雷阳道区域置,治茂名县(今广东茂名市)。属广东省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昔阳县置,属廉州。治所即今河北晋州市。《寰宇记》 卷61鼓城县:“取古鼓国以为名。” 大业初属赵郡。唐属定州。北宋改属祁州。元太祖十年 (1215) 为晋州治。明洪武初省入
在今乌兹别克斯坦萨赫里萨布兹及卡尔希一带。《隋书·西域传》: “史国,都独莫水南十里。旧康居之地也。”
①在今广西来宾县南五山。《明史·地理志》: 贵县有向武军民千户所,“万历二十三年又迁县西北谢村镇”。即此。②清置,属洋县。即今陕西洋县西二十五里谢村镇。在陕西省洋县西南部。面积13平方千米。人口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