挞鲁河
亦作他鲁河。即今吉林西北嫩江支流洮儿河。《辽史·圣宗纪》: 太平四年 (1024) “二月己未朔,猎挞鲁河”。
古水名。又作挞鲁古河,或作踏努河。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洮儿河及嫩江下游,一说即今洮儿河。辽太平四年(1024年)改名长春河。
亦作他鲁河。即今吉林西北嫩江支流洮儿河。《辽史·圣宗纪》: 太平四年 (1024) “二月己未朔,猎挞鲁河”。
古水名。又作挞鲁古河,或作踏努河。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洮儿河及嫩江下游,一说即今洮儿河。辽太平四年(1024年)改名长春河。
在今甘肃临潭县境。《方舆纪要》卷60洮州卫:纳怜站“在卫西。洪武十二年,洮州十八族番酋三副使汪舒朵儿、瘿嗉子、阿卜商等叛,据纳怜七站,命沐英讨擒之。即此”。
北宋置,属怀宁县。即今安徽安庆市东北五十里长风乡。唐李白《长干行》诗:“相迎不道远, 直至长风沙”指此。明、清于此置巡司。
1912年改丰镇厅置,属山西省。治所即今内蒙古丰镇市。1914年划属察哈尔特别区兴和道。1928年属绥远省。1954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90年改设丰镇市。旧县名。1912年由丰镇厅改置,治今内蒙古
①在今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北。《清一统志·奉天府一》:弟兄山“在岫岩厅西北九十里,南接青山口”。②在今辽宁凤城市北弟兄山镇附近。清咸丰《岫岩志略》卷4:弟兄山在“城北一百四十里”。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
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永兴岛东,位于东岛东北方约12.5海里。最浅处水深约23米。1935年公布名称为带渡滩。1947年改名西渡滩。
南宋临安城西城门之一。故址在今浙江杭州市湖滨路与庆春路交接处。1913年拆除。
北宋置,属阳安县。在今四川简阳市东九十里涌泉镇。
亦名王家场。即今四川合江县东榕山镇。民国《合江县志》卷1:王家场“距城三十里。简称王场。在大江南岸。居民六百余家,商业颇盛”。
亦作龙坪墟。即今江西兴国县西三十里隆坪乡。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9: 兴国县西有龙坪墟。
西魏置,为岳州治。治所在孝昌县 (今湖北孝昌县北)。隋初废。西魏置,治今湖北省孝感市北。属岳州。辖境约当今湖北省孝感市一带。北周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