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甲山
在今山西吉县南。《方舆纪要》 卷41吉州: 挂甲山在 “州南二里。相传尉迟恭尝挂甲于此而名”。隋开皇三年 (583) 在山脚石崖上雕造佛像五区,每区二三龛,龛内多为一佛二菩萨,雕凿手法别具一格。
在今山西吉县南。《方舆纪要》 卷41吉州: 挂甲山在 “州南二里。相传尉迟恭尝挂甲于此而名”。隋开皇三年 (583) 在山脚石崖上雕造佛像五区,每区二三龛,龛内多为一佛二菩萨,雕凿手法别具一格。
又作土古里、土葫芦。即今新疆呼图壁县西大丰镇。有图古里克河。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卷3: 图古里克河,“准语,图古里克,物之圆者,因地名以命河”。
俗呼养马河。即今四川简阳市北养马镇。民国《简阳县志》卷2:杨马河“一作养马河。采访册按,《乾隆志》作杨马河场”。
1945年1月伪满由满洲里市析置,属兴安总省。驻扎赉诺尔(今内蒙古满洲里市东南扎赉诺尔)。1945年8月废。
1945年9月置,省会在佳木斯市(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为东北九省之一。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鹤岗、汤原、通河、林口等县市以东地区。1949年撤销,地归松江省。旧省名。1945年置。省会佳木斯市。辖境相当
即今福建光泽县西北铁牛关。《方舆纪要》 卷98光泽县: “铁牛关在县北五十里。相传唐广明中置。《闻见录》: 光泽有铁牛、火烧、云际三关。”
汉西域国名。在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都贵山城(今卡散赛)。《史记·大宛传》: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有蒲陶酒。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有城郭屋室。其
唐代的部名。在今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一带。后属南诏通海都督。
明泰昌初改洛川县为雒川县,属鄜州。治所在今陕西洛川县东北四十里旧县镇。寻复为洛川县。
即今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东南六十里蓝旗卡伦满族乡 (烧锅)。清光绪 《大清帝国全图》: 直隶省围场县东南有蓝旗卡伦。
明置,在今宁夏中卫县西七十里长流水。清乾隆《甘肃通志》卷6:“节使出入,属国朝贡,路皆由此,近商旅亦接踵往来,遂成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