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孜宗
即达孜宗。治今西藏达孜县东北达孜。
即达孜宗。治今西藏达孜县东北达孜。
明建文四年 (1402) 置,属直隶中军都督府。治所在今安徽当涂县。后废。明建文四年(1402年)置,治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南。属南京。后废。
即今青海玛沁县东北拉加乡。1935年置同德县于此。民国许公武 《青海志略》 第七章: “拉加寺在贵德县之西南,为河南蒙古四旗贸易之中心,地当果洛克等五族运粮之孔道,形势扼要……二十四年改为同德县治。”
①即今河北滦南县西南二十五里高庄子乡。清光绪 《滦州志》 卷8: 高各庄在 “城南七十里”。②即今河北丰润县西南十五里高各庄镇。清同治《畿辅通志》 卷54丰润县图: 西南有高各庄。
即潜山。今安徽潜山县西北天柱山。《寰宇记》 卷125怀宁县: “皖山祠在县治西。按 《舆地志》: 皖公山神治西北二十里。云周大夫皖伯之神也。《汉书· 地理志》 云: 灊县天柱山,南面有祠。” 唐诗人李
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元和志》 卷1京兆府渭南县: “隋崇业宫,在县东十五里。”
在今河南鲁山县西南十四里平高城村。明初置鸦路镇巡司于此。成化十二年 (1476) 废。
在今湖南衡阳市南。《方舆纪要》卷80衡州府衡阳县“分水冈”条下:“又府东有黄巢岭。崇祯十一年,临武、蓝山群贼攻衡阳, 自焦源河联舟蔽江,踞黄巢岭,官军击破之。又追败之于白腊桥。……白腊桥在府南三里。”
在今甘肃两当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59两当县 “天门山” 条下: “故道山在县南二十里。相传故道县以此山名。”
1932年伪满在西布特哈地区设立兴安东分省,1934年改为兴安东省。省会在齐齐哈尔城(1936年改市,即今黑龙江齐齐哈尔市)。1938年迁扎兰屯(即今内蒙古扎兰屯市)。辖齐齐哈尔、扎兰屯二城及布特哈、
亦名沙底、萨底。在今西藏察隅县西南下察隅地区。为僜语地名。现仍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