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达寨
即今西藏类乌齐县东南恩达。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4: “恩达寨至牛粪沟尖,瓦合寨宿。计程一百五十里。”
即今西藏类乌齐县东南恩达。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4: “恩达寨至牛粪沟尖,瓦合寨宿。计程一百五十里。”
北宋置,属临桂县。即今广西阳朔县北漓江东岸浪石。古镇名。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北朗石。北宋属临桂县。
1931年12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原汀连县部分地析置,治新泉 (今福建连城县西南新泉乡)。1934年6月与上杭县合并为新杭县。旧县名。中央苏区福建省设。1933年由上杭、连城两县析置。治今连城县新泉。县
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北三十里四基山西麓。墓前有庙,宋孔道辅建。《寰宇记》 卷21曲阜县: “孟轲墓在县南四十里。原属邹县界,唐贞观八年大使杜正伦置曲阜县,隶入曲阜。” 后又属邹县。在山东省邹城市区东北四基
①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亦黄河支流。《宋史·河渠一》:“自周显德初,大决东平之杨刘,宰相李谷监治堤, 自阳谷抵张秋口以遏之,水患少息。然决河不复故道,离而为赤河。”乾德二年(964),“赤河决东平之竹村
①在今广东高明市西南。《舆地纪胜》卷96肇庆府: 歌乐山 “ 《郡国志》 云: 端州歌乐山,风起声如音乐”。《方舆纪要》 卷101高明县: 歌乐山 “在县 (治今明城镇) 西二十五里,高三百余丈,周二
北魏改章武国置,治所在成平县 (今河北沧州市西),后迁治平舒县 (今大城县)。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大清河、海河以南,文安、大城县以东,沧州市、海兴县以北地区。隋开皇初废。北魏以章武国改置,治平舒县(今河北
在今浙江德清县东北。《方舆纪要》卷91武康县:沈壁山“在县(治今武康镇)东北十五里。山有九峰,迤丽相接,昔有沈氏壁于此,因名”。
即西湖。在今湖北武汉市西北东西湖区。《元史·伯颜传》:至元十一年(1274)伯颜至汉口,欲渡江攻鄂州,“千户马福进言,沦河口可通沙芜入江……。诸将自汉口开坝,引船入沦河。……径趋沙芜,遂入大江”。《清
明洪武二十八年 (1395) 改宣府左卫、宣府右卫置,属谷王府。治所即今河北宣化县。建文四年 (1402) 废。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以宣府左卫、右卫改置,治今河北省宣化县。建文四年(1402年
在今江西宁冈县北。《方舆纪要》 卷87吉安府永宁县: 浆山水 “在县 (治今新城镇) 西。来自湖广茶陵州界,东流与拐湖山水、鹅岭水俱汇于双江口,经小江山,萦回百八十里,下接永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