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思野堡

思野堡

在今山西万荣县西南。旧属荣河县。《清一统志·蒲州府》: 思野堡 “在荣河县东”。


猜你喜欢

  • 百丈峡

    亦名百丈岩。在今湖南慈利县西,接张家界市界。《方舆纪要》卷77慈利县“茅花岭”条下:百丈峡“东北至九溪卫七十里。石崖两面对峙,高逾百丈。中有小峡,长三十里,流泉峻急,古木槎牙。峡畔有路通永定卫,最险”

  • 梁兴郡

    南朝梁置,治所在梁兴县 (在今安徽临泉县南九十里艾亭镇附近)。辖境相当今安徽临泉县地。北齐废。

  • 大泽关

    在今浙江庆元县西北竹口镇北十里大泽村。《方舆纪要》卷94庆元县:大泽关在“县西南五十里。西出龙泉、南达松溪”。

  • 汉中道

    1914年由陕南道改置,属陕西省。治南郑县(今陕西汉中市)。辖境约当今陕西略阳、凤县、太白、佛坪、宁陕、镇安、山阳、商南以南地区。1928年废。1914年6月由陕南道改名,治南郑县(今陕西汉中市)。属

  • 松坪寨

    在今四川茂县西北松坪沟乡。明、清置松坪寨土百户。

  • 大钟寺

    即觉生寺。在今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甲31号。即“觉生寺”。

  • 小河村

    即今陕西靖边县东南小河乡小河村。1947年7月,中共中央前委扩大会议在此召开。会议着重讨论和部署了全国战略进攻问题,制定了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第二年作战的方针,即实行外线作战,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

  • 芦洲

    ①在今江苏宝应县东。《方舆纪要》卷23宝应县:芦洲“在县东十三里。东晋初,祖逖军于芦洲,或以为即此处。误也”。②在今安徽亳州市东涡水北岸。《方舆纪要》卷21亳州:芦洲“其地旧多芦苇, 因名”。《清一统

  • 清镇县

    清康熙二十六年 (1687) 以威清、镇西二卫合并设置,属安顺府。治所即今贵州清镇市。由二卫各取一字为名。民国初属贵州贵西道。1923年直属贵州省。1992年改设清镇市。古旧县名。清康熙二十六年(16

  • 倒回谷

    又作蓝田谷。在今陕西省蓝田县东南。“关中八川”之中的灞水、浐水即发源于此。唐广德元年(763年)吐蕃陷长安,郭子仪军自牛心谷经此入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