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道
1914年依前徐州府、海州直隶州辖境置,属江苏省。治铜山县 (今江苏徐州市)。辖境约当今江苏丰县、徐州、睢宁、宿迁、沐阳、灌南、响水以北地区及安徽萧县、砀山2县地。1927年废。
1914年6月以清末徐州道及海州直隶州辖境置,治铜山县(今江苏徐州市)。属江苏省。辖铜山、丰县、沛县、萧县、砀山、邳县、宿迁、睢宁、东海、灌云、沭阳、赣榆等县。辖区约当今江苏省西北角,睢宁、宿迁、沭阳、灌南、响水等市县以北地区及安徽省砀山、萧县二县地。1927年废。
1914年依前徐州府、海州直隶州辖境置,属江苏省。治铜山县 (今江苏徐州市)。辖境约当今江苏丰县、徐州、睢宁、宿迁、沐阳、灌南、响水以北地区及安徽萧县、砀山2县地。1927年废。
1914年6月以清末徐州道及海州直隶州辖境置,治铜山县(今江苏徐州市)。属江苏省。辖铜山、丰县、沛县、萧县、砀山、邳县、宿迁、睢宁、东海、灌云、沭阳、赣榆等县。辖区约当今江苏省西北角,睢宁、宿迁、沭阳、灌南、响水等市县以北地区及安徽省砀山、萧县二县地。1927年废。
在今山西广灵县南直峪村南。《清一统志·大同府》: 直峪口 “在广灵县南十五里直峪山下。两岸壁立,一径幽杳,路达灵邱县。旧有兵戍守”。
①在今江西修水县西双井。《明一统志》卷49南昌府:双井“在宁县西二十里。黄庭坚所居之南溪心有二井,士人汲以造茶,绝胜他处”。②在今云南曲靖市北。《清一统志·曲靖府》:双井“一井两窍,相传诸葛亮所筑”。
即荫田铺。今湖南常宁县东四十八里荫田镇。
1945年8月山东革命根据地由章丘县胶济铁路以北地区与历城县东北部析置,治章丘城 (今山东章丘市西北绣惠镇)。1953年撤销,并入章丘县。旧县名。山东解放区设。1945年由章丘县西北部及历城县部分地区
①在今四川邛崃市西八十里。《方舆胜览》卷56邛州:七盘山“在临邛”。《方舆纪要》卷71邛州:七盘山“有石径自趾至巅,委曲七盘。其相近者曰马崖山,以崖石如马形也”。②在今四川巴中市西北一百二十里。《寰宇
1941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文登、牟平二县析置,治吕家村 (在今山东文登市西)。因昆嵛山而得名。1949年徙治汪疃集 (今山东文登市西北汪疃镇)。1952年迁治文登城 (今文登市)。1956年撤销,并入
在今安徽泾县南。《舆地纪胜》卷19宁国府:东流山“在泾县南五十里。约高数百丈。唐末有逸士隐此称东府君,至此号东流山”。在安徽省泾县南。海拔835米。《泾县志》载:“唐末有逸士东流府君隐此,始名东流山。
①在今福建古田县西。《资治通鉴》: 五代晋高祖天福五年 (940),王延政据建州,发兵攻南镇,闽王曦福州西鄙戍兵皆溃,即此。②明置,属福宁卫。即今福建福鼎县东南南镇。清时有把总驻此。在今福建省古田县西
即今山西新绛县西北泉掌镇。《清一统志·绛州》 “杨庄堡” 条下: “ (绛州) 西北三十里有泉掌堡。”
①秦筑,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北新丰镇附近。《水经·渭水注》:渭水又“历新丰原东而北,径步寿宫西”。②在今陕西耀县东北一里。《汉书·郊祀志》:宣帝神爵二年(前60),“凤凰集祋祤,于所集处得玉宝,起步寿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