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徐水县

徐水县

1914年改安肃县置,属直隶保定道。治所即今河北徐水县。1928年直属河北省。


在河北省中部。属保定市。面积723平方千米。人口55.7万。辖7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安肃镇。西汉置北新成县,治今县西,属中山国。东汉更名北新城县,属幽州涿郡。三国魏改属冀州高阳郡。北魏改名新城县,北魏末又更名新昌县。隋开皇三年(583年)徙治遂城,十八年(598年)改名遂城县,属上谷郡。唐至德年间改属易州。北宋先后属威虏军、广信军,并析置静戎县,属静戎军。景德元年(1004年)省静戎县入军,改名安肃军。宣和七年(1125年)改安肃军为县,治今址。金遂城县属遂州,安肃县属安肃州。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省遂州、遂城县入安肃州,后复设遂州,废安肃县。明洪武初降遂州为遂城县,安肃州改安肃县。洪武八年(1375年)遂城县省入安肃县,属保定府。清因之。1914年安肃县更名徐水县,属直隶省保定道。《河北通志》:“县内有徐河,因以为县名。”1928年直属河北省。1938年属晋察冀边区。1949年属保定专区。1958年容城、安新县及定兴县部分地区并入,1960年改属保定市。1961—1962年容城、安新、定兴县先后析出,徐水县复原制,属保定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4年划归保定市。地处太行山东麓、丘陵向山前平原过渡区,地势西高东低。漕河、瀑河等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谷子、棉花、花生。为省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国家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基地县。有化肥、酿酒、水泥、机械制造等工业。“刘伶醉”酒为名特产品。京广铁路及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津保北线等公路经县境。古迹有张华墓、刘伶墓和燕长城遗址。


猜你喜欢

  • 思灵山

    亦作思陵山。又名西山。在今广西桂平县西五里。《新定九域志》 卷9浔州有 “思灵山”。《方舆纪要》 卷108桂平县: 思陵山 “秀峙穹窿,映带府治。上有三清岩。宋淳化初,州守姚嗣宗游此,亦曰姚翁岩。有泉

  • 吕城

    春秋时宋邑。即今江苏铜山县东南五十里吕梁集。《左传》:襄公元年(前572),“秋,楚子辛救郑,侵宋吕、留”。即此。西汉置吕县。

  • 铁木尔忏察

    在今新疆霍城县东北。元刘郁 《西使记》: 海铁山 “西南行二十里,有关曰铁木儿忏察,守关者皆汉民,关径崎岖栈道。山关至阿里麻里城”。

  • 龙潭

    ①在今山西长治市西。《方舆纪要》卷42潞安府长治县:龙潭“在府西三十里。亦名金龙池。渊深不可测,亦流入于漳水”。②在今吉林省吉林市东北郊龙潭山。民国魏声龢《鸡林旧闻录》:“龙潭在山顶,终年不涸,下有泉

  • 羊岵山

    一名阳岵山、睡心山。在今湖北武汉市蔡甸区南。《清一统志·汉阳府》:阳岵山“在汉阳县西南七十里”。

  • 白鹤江

    指今越南西北永富省从越池流经白鹤之红河。《元史·忙古带传》:至元间,“从诸王阿台征交趾,至白鹤江,与交阯伪昭文王战”。《交趾总志》卷1:“白鹤江在三带州。上有洮江,沱江、宣江三水合流于此,下通泸江。”

  • 三朡

    又作三鬷或三㚇。夏、商时方国。在今山东定陶县北。《尚书·商书·汤誓》:汤伐桀,“夏师败绩。汤遂从之,遂伐三朡,俘厥宝玉”。伪孔传:“三朡,国名。桀走保之,今定陶也。”《续汉书·郡国志》

  • 白花铺

    即今广东惠东县西南白花镇。清乾隆《归善县志》卷6《邮递铺》:东路有“白花”。

  • 柔远州

    ①北宋改羁縻富州置,为羁縻州,属辰州。治所即今湖北来凤县。元至元三十年 (1293) 改为散毛洞蛮夷官。②元置,属怀德府。治所在今四川酉阳、黔江等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元史·英宗纪》: 至治二年(13

  • 乌扎拉

    在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达巴东南一百四十多里。“乌扎”,藏语意为头发,“拉”意为山口。是我国西藏阿里地区达巴宗东波到印度觉朗姆一带的山口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