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归义城

归义城

在今青海贵德县东北黄河北岸。《方舆纪要》卷64:“汉筑城以招徕诸羌,因名归义。”《后汉书·西羌传》:东汉元和三年(86),烧当迷吾顺命,“退居河北归义城”。又永元中,“金城长史上官鸿上开置归义、建威屯田二十七部”。


猜你喜欢

  • 吴集市

    即今湖南衡东县东南三里吴集镇。旧属衡山县。清《乾隆内府舆图》:衡山县东南有吴集市。

  • 松阳县

    东汉建安四年 (199) 分章安县置,属会稽郡。治所在今浙江松阳县西北二十四里古市镇。《元和志》 卷26: 松阳县 “有大松树,大十八围,因取为名”。三国吴太平二年 (257) 改属临海郡。东晋太宁元

  • 合江镇

    ①北宋置,属宣化县。在广西邕宁县西北五十里左右二江合流处。《元丰九域志》卷9邕州:宣化县有合江镇。《宋史·蛮夷传》:皇祐五年(1053),狄青率大军攻侬智高军,“智高复趋邕州,夜焚城遁,由合江口入大理

  • 常州府

    元至正十七年 (1357) 朱元璋改常州路置,属江南行中书省。治所在武进县 (今江苏常州市)。明洪武中直隶京师 (永乐后直隶南京)。辖境相当今江苏常州、无锡、江阴、武进、宜兴等市县地。泰昌初避光宗朱常

  • 汴桥

    在今安徽宿州市南。《宋史·陈希亮传》:“州跨汴为桥,水与桥争,尝坏舟,希亮始作飞桥,无柱,以便往来。”

  • 神武郡

    北齐置,治所在神武县 (今山西神池县东北)。后改太平郡。东魏置,治神武县(今山西山阴县东南)。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山阴县一带。北齐时改太平郡。

  • 筓头山

    即鸡头山。又名崆峒山。在今宁夏隆德县东。《史记· 秦始皇本纪》: 始皇二十七年 (前220),“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正义》: “按:原州平高县西百里亦有筓头山,在京西北八百里,黄帝鸡山之所。”

  • 赊旗店

    一名赊旗镇。即今河南社旗县治社旗镇。清属南阳县,置赊旗店巡司。光绪《南阳县志》 卷3: “夫淯水以东,唐、泌之间赊旗店,亦豫南巨镇也,在县东北九十里。或曰元分旗屯田军主氏佘而讹也。地濒赭水,北走汴、洛

  • 拉脊山

    在今青海贵德县东北,属祁连山脉。近东西走向。平均海拔3500米。《清史稿·地理志》 西宁府西宁县: 西南有拉脊山。又称小积石山、拉鸡山、唐述山。在青海省东部西宁市、贵德县间。为日月山东延部分。近东西走

  • 开宝寺

    在北宋东京城(今河南开封市)东北安远门里上方寺西。旧名独居寺。北齐天保十年(559)建。唐开元十七年(729)改曰封禅寺。北宋开宝三年(970)改名开宝寺。北宋政府曾在该寺开设礼部贡院,更使其名声大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