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水关
①在今陕西延川县东南七十里黄河渡口。古名永宁关。清雍正《陕西通志》卷16引刘谷《碑记》:“延水关者,古渡口也。东则晋之狐,西则秦之古临,在昔设关更戍,号称隘口。”
②即今陕西延川县东延水关镇。1934—1937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置延水县治此。
在陕西省延川县东南,与山西省永和关隔黄河相望。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在此设永宁关,元废。清设延水关。历为陕西通往山西的古渡口,“延关飞渡”即指此。1984年修复码头,有机船通行。
①在今陕西延川县东南七十里黄河渡口。古名永宁关。清雍正《陕西通志》卷16引刘谷《碑记》:“延水关者,古渡口也。东则晋之狐,西则秦之古临,在昔设关更戍,号称隘口。”
②即今陕西延川县东延水关镇。1934—1937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置延水县治此。
在陕西省延川县东南,与山西省永和关隔黄河相望。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在此设永宁关,元废。清设延水关。历为陕西通往山西的古渡口,“延关飞渡”即指此。1984年修复码头,有机船通行。
一作金吕城。在今甘肃永昌县北 (一说在今甘肃武威市东南)。《晋书· 张轨传· 张天锡附传》: 东晋太元元年 (376),前秦苻坚遣将伐前凉,“天锡率万人顿金昌城”。即此。在今甘肃省永昌县北。《资治通鉴
读若呼沱。即今山西、河北境内的滹沱河。《礼记·礼器》: “晋人将有事于河,必先有事于恶池。”郑玄注: “恶当为呼声之误也,呼池呕夷并州川。”
即石镜县。在今四川合川市。《宋史·地理志》 石照县:“魏石鑑县,乾德三年改。”鑑为镜之讹。
即今广西北流市东南一百里平政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北流图:南有平政墟。
明置,属南部县。在今四川盐亭县东北富驿镇。为陆地通衢,人民繁庶。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 置县丞驻此。民国改设县佐。
亦作道人桥。即今湖北云梦县南四十六里道桥镇。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云梦县南有道人硚。
原名盖苏屯。亦名耿家庄。即今辽宁海城市西北三十里耿庄镇。清光绪 《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海城县图: 西北有耿庄子。
①在今江苏扬州市广储门外。《清一统志 ·扬州府一》 引 《江都县志》: “明万历中,州守吴秀浚河积土而成,因树以梅,故名。” 史可法殉国后,人葬其衣冠于此。②在今广东紫金山西百里。《方舆纪要》 卷10
春秋晋邑。在今山西临汾市东北。或说在今临汾市北高河村。《左传》: 僖公二十四年 (前636)二月,公子重耳返晋,“使杀怀公于高梁”。古邑名。春秋晋邑,在今山西省临汾市东北。《左传》僖公九年(前651年
唐天宝元年(742)改荆州置,治所在江陵县(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辖境相当今湖北荆门市以南,石首市以北,枝江县以东,潜江市以西地区。乾元元年(758)复为荆州。唐天宝初改荆州置,治江陵县(今属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