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庄岳

庄岳

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古齐城。《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前545),陈桓子曰:“得庆氏之木百车于庄。”后庆封“反, 陈于岳”。杜注谓“庄”为“六轨之道”,又谓“”为“里名”。《孟子·滕文公下》:“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注:“庄、岳,齐街、里名也。”


猜你喜欢

  • 寺前镇

    亦名寺头镇。北宋置,属澄城县。即今陕西澄城县东南四十二里寺前镇。《清一统志·同州府二》 引《县志》:“寺头镇在县东南四十里,即寺前镇。明嘉靖二十五年筑城,名曰遵义堡。”(1)在安徽省太湖县东北部。面积

  • 恩容山

    在今云南师宗县北。《方舆纪要》 卷115师宗州: 思容山在 “州北五里。三峰峭拔”。

  • 冷蔡支线

    从湖南冷水滩(今冷水滩市)至蔡家埠(今蔡市乡)。长13.1公里。为湘桂铁路支线。1943年建成。1946年被拆除。

  • 湾甸土司

    明永乐元年 (1403) 置湾甸长官司,治所在今云南昌宁县西南八十四里湾甸。三年 (1405)升为湾甸州。民国初废。

  • 接舆山

    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五里。《方舆纪要》卷32邹县“距越山” 条下: 接舆山 “以山形如两车相接也”。

  • 庐州府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改庐州路置,为江淮行中书省治。明洪武后直属南京。治所在合肥县(今安徽合肥市)。辖境相当今安徽合肥、六安、庐江、无为、巢湖及湖北英山等市县间地。清属安徽省。1912年废。

  • 景星岩

    在今广东增城市北。《方舆纪要》 卷101广州府增城县: 景星岩 “在县北五十里。平野中孤石挺起,峰秀入云,连石相接,无异栋宇,中有楼阁宝盖之状”。

  • 秀林山

    ①即细林山。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北辰山。梁简文帝《秀林山铭序》:“神山本名秀林山,或称辰山。在华亭西北二十余里,列九峰第四。僻在一方,虽非巨丽,未经标品,而自古神仙,往往托迹,实震旦之灵阜也。”②又名盛山

  • 大城子镇

    即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大城子镇)。清乾隆《钦定热河志》卷54建昌县:“大城子在大鹿沟东四十里,西有长寿山。”辽于此置利州及阜俗县。今有辽建大城子塔。(1)在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北部、坤都河西岸

  • 嵬山

    ①在今山西沁水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43沁水县: 嵬山在 “县东九十里。一名隗山,其形峻岌,与群山连绵不绝”。②即今浙江东阳市东北五十里巍山屏。《方舆纪要》 卷93东阳县: 嵬山 “与大白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