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平顺县

平顺县

明嘉靖八年(1529)置,属潞安府。治所即今山西平顺县。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废。1912年复置平顺县,属山西冀宁道。1930年直属山西省。


在山西省东南部,东临河南省。属长治市。面积 1518 平方千米。人口16万。辖5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青羊镇。古为潞城县地,明嘉靖八年(1529年)灭陈卿起义后割潞城县地16里、壶关县地10里、黎城县地5里置平顺县,取“太平顺化”之意,属潞安府。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废入潞城、壶关、黎城三县。1912年复县。1915年又裁,属潞城县。1917年再复县,属冀宁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长治专区。1958年撤销,并入壶关、黎城二县。1960年恢复平顺县,属晋东南专区。1967年属晋东南地区。1985年属长治市。浊漳河、虹霓河、井底河、十字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谷子、玉米、小麦、高粱、豆类为主。盛产党参。矿产有铁、大理石、高岭土、白云石等。工业有采矿、冶金、电力、机械、化工、纺织等。临河等公路经过县境。名胜古迹有天台庵、大云院、龙门寺、金灯寺、七宝塔等。


猜你喜欢

  • 上清镇

    即今江西贵溪县西南上清镇。清置巡司于此。在江西省贵溪市西南部、上清溪两岸。面积 120.7 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上清,人口 5080。曾名沂洋镇,宋代道教上清宫从龙虎山迁此,遂易名上清

  • 二十里堡

    在今河北河间市北二十里。清于此设把总。

  • 白石村

    即今福建长汀县治汀州镇。唐大历四年(769)汀州及长汀县自东坊口(今长汀县东北东街)徙治于此。

  • 北障山

    即百丈山。在今广西灵川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07灵川县:北障山在“县北十里。倚峙如屏障,与临桂尧山对峙,高广称之,《志》亦谓之元山。山周环有泉百源,其著者曰滑石泉”。

  • 白花铺

    即今广东惠东县西南白花镇。清乾隆《归善县志》卷6《邮递铺》:东路有“白花”。

  • 福寿山

    即今新疆乌鲁木齐市西南郊之雅玛里克山。清 《三州辑略》: 福寿山 “在巩宁城南里许,……每见云雾迷漫,夏必雨,冬必雪,俗称灵应山。西向建龙王庙 一座,山腰开渠宛转如带”。宣统 《新疆图志》 卷61 《

  • 益昌郡

    唐天宝元年 (748) 改利州置,治所在绵谷县 (今四川广元市)。辖境相当今四川广元、旺苍二市县,青川县东部及陕西宁强县地。乾元元年(758) 复改为利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利州置,治绵谷县(今

  • 城口堡

    明嘉靖末筑,属宁洋县。在今福建漳平市北新桥镇城口村。《清一统志· 龙岩州》: 城口隘 “在宁洋县东五十里,接大田县。……今有城口桥”。明嘉靖末年修筑。在今福建省宁洋县东北。

  • 宣平县

    ①金承安二年 (1197) 置,属宣德州。治所在今河北怀安县东左卫镇西。元移治今怀安县东左卫镇,属宣德府。明洪武四年 (1371) 废。②明景泰三年 (1452) 分丽水县置,属处州府。治所即今浙江武

  • 西街

    在今云南澄江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15澂江府河阳县“西古城”条下:“城西十里别有西街城,居民稠密。正德六年以寇警,守臣唐臣谕众民以其屋地所占及第户之高下分筑为城,周匝三里,为五门,与郡城相犄角。”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