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平山县

平山县

①东汉建安二十三年(218)置,为合浦北部都尉治。治所在今广西横县东北云表镇平山村。西晋属宁浦郡。南朝梁、陈时废。

②唐至德元年(756)改房山县置,属恒州。治所即今河北平山县。北宋属真定府。元属真定路。明属真定府。清属正定府。民国初属直隶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1)古县名。东汉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州横县北。属合浦郡。三国吴为合浦郡北部都尉治。南朝梁、陈间废。(2)今县名。在河北省西部偏南、太行山东麓。属石家庄市。面积 2648 平方千米。人口44.9万。辖12镇、11乡。县人民政府驻平山镇。汉蒲吾县地。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置房山县,以境内房山(今王母观山)为名,治今平山镇,属恒山郡。后先后属井州、恒州。义宁初于此置房山郡。唐天宝十五载(756年)改名平山县,寓意平息安禄山叛乱。后历属平山郡、恒州、镇州。元属真定路。明属真定府。清属正定府。1914年属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38—1948年分属晋察冀和晋冀鲁豫边区。1949年属石家庄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3年划归石家庄市。地处太行山山地丘陵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滹沱河、冶河等流经县境。有岗南、黄壁庄水库。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棉花,并产核桃、柿子、苹果。矿产铁、锰、铜、大理石、石灰石等。有机械、化工、冶金、建材、纺织、造纸等工业。207国道和石清、平涉等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战国中山灵寿故城址、天桂山风景区等。纪念地有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


猜你喜欢

  • 茶剌罕

    在今黑龙江省青冈、望奎、庆安、铁力一带。《元史·兵志三》: 浦峪路屯田万户府 “ (至元)三十年, 命本府万户和鲁古䚟领其事, 仍于茶剌罕、剌怜等处立屯”。

  • 牛王庙戏台

    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北五十里魏村牛王庙内。戏台建于元至元二十年(1283),大德七年(1303)毁于地震, 至治元年(1321)重建。明、清曾予修补。庙内现存廊庑、献亭、正殿、垛殿等。殿内供三王(牛王、马

  • 顺义军

    五代方镇。后唐改岐静胜军置。治所在耀州 (今陕西耀县)。北宋初废。五代方镇名。唐改静胜军置,治耀州(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辖耀州(梁改崇州)、鼎州(梁改裕州)。北宋初废。

  • 黄崎

    在今福建惠安县东。明洪武二十年 (1387)置黄崎巡司于此。清初废,有把总驻此。

  • 龙窠水

    在今山西大宁县东。《方舆纪要》卷41大宁县:龙窠水“自永和县南流入隰州界,又西南流入县境,合于昕川,注于大河”。

  • 青山汛

    ①清置,属兴仁县。即今贵州普安县南青山镇。有把总驻防。②即今江苏仪征市西青山镇。南濒大江,西连六合县。清时有守备驻此。

  • 嘉裕桥

    即今西藏洛隆县东北加玉桥。是横跨怒江的桥梁。清 《西藏图考》 卷3: “洛隆宗在类伍齐西南,其地有嘉裕桥。” 藏语意为右脚桥。古为川藏往来要津。

  • 万卷堂

    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舆地纪胜》卷176黔州:“绿阴堂、万卷堂皆鲁直旧所书墨迹。”《清一统志·酉阳州》:万卷堂“在彭水县治东。宋黄庭坚聚书于此,因名”。

  • 安乐寨

    亦作安乐坪。在今四川云阳县东北盐渠乡北安乐村。周围七十里,形胜险阻。《清史稿·勒保传》:嘉庆三年(1798),“(王)三槐与冷天禄踞云阳安乐坪,进围之。七月,诱三槐降,擒之”。

  • 河舒场

    即今四川蓬安县东南河舒镇。清光绪 《蓬州志》: 河舒场 “在清溪之东北,距周口二十五里。旧场在北一里许龙凤坝,曰龙凤场。河舒场者,旧为河猪市。康熙中于此建河舒佛寺,乾隆四十二年徙场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