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和县
唐天宝十 一年 (752) 置,属临翼郡。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一百六十里太平乡南岷江西岸。《元和志》 卷32峨和县: “以县有峨和山也。县在石臼戍北大江之西。” 后废。
古县名。唐天宝十一载(752年)置,治今四川省茂县北。属翼州。后废。
唐天宝十 一年 (752) 置,属临翼郡。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一百六十里太平乡南岷江西岸。《元和志》 卷32峨和县: “以县有峨和山也。县在石臼戍北大江之西。” 后废。
古县名。唐天宝十一载(752年)置,治今四川省茂县北。属翼州。后废。
唐西曹国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西北伊什特汉。《新唐书·西域传》: 西曹 “治瑟底痕城”。
在今江西安福县西。《明一统志》 卷56吉安府: 寅陂 “在安福县西四十里。横截卢水,下流达县前,溉田一万三千亩。宋治平初,知县黄中庸兴筑,至今民享其利”。
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南六十里灌口乡。峭壁临渊,奔流冲激,声若桔槔。李白《秋浦歌》:“秋浦千重岭,水车岭最奇。”在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西南。陡峻临渊,奔流冲激若桔槔声。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第八:“秋浦千重
元泰定三年(1326)置,治所在今缅甸掸邦景栋东。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为府。后废。
唐神龙元年(705)改显武县置,属绵州。治所在今四川江油市西南。开元二年(714)废入昌明县,寻复置。二十七年(739)又废。古县名。唐神龙元年(705年)改显武县置,治今四川省江油市西南。属绵州。开
①在今安徽广德县南十五里。《舆地纪胜》卷24广德军:竹山院“在广德县,唐兴化中建”。《方舆纪要》卷29广德州:竹山在“州南十五里。叠障层峦,回环拱揖,松竹泉石,蔚然巨观”。②在今湖北蒲圻市西二十里。《
东晋末置,属晋康郡。治所在今广东罗定市南百里。南朝宋初为晋康郡治,元嘉中废。南齐复置,为广熙郡治。梁为平原郡及泷州治。隋开皇十年(590)改为平原县。古县名。晋末置,治今广东省罗定市东南。属晋康郡。南
在今河北秦皇岛市西南北戴河海滨。为海防要地。《方舆纪要》 卷17抚宁县: 金山咀岛 “在县东南四十五里。山如鸟咀,半入于海,今设军戍守”。
①在今安徽肥东县东。《舆地纪胜》卷45庐州:小岘山“在梁县东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26合肥县:小岘山,“《志》云:在县东七十里,盖黄山之支陇也。有山口曰余岘,道出全椒”。②又名昭关山。在今安徽含山
唐天宝元年(742)改义州置,治所在龙城县(后改岑溪县,在今广西岑溪县东二十里)。辖境相当今广西岑溪县地。乾元元年(758)复为义州。唐天宝元年(742年)以义州改置,治龙城县(今广西岑溪市东)。辖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