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西县
北魏初置,属吐京郡。治所即今山西石楼县。太和二十一年 (497) 改为吐京县。
古县名。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置,治今山西省石楼县。为吐京郡治。太和二十一年(497年)改名吐京县。
北魏初置,属吐京郡。治所即今山西石楼县。太和二十一年 (497) 改为吐京县。
古县名。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置,治今山西省石楼县。为吐京郡治。太和二十一年(497年)改名吐京县。
在今陕西洛南县东北一百十五里。《清一统志·商州》:卢灵关“路通河南卢氏、灵宝二县。关之西有黄龛,旧传沙中有金;关之东有石室宏敞,名五仙窑”。
明洪武七年 (1374) 改沿河祐溪等处长官司置,属思南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永乐十二年 (1414) 属思南府。清废。
清康熙四十九年 (1710)置,属沙骂宣抚司。治所在今四川昭觉县北则觉乡。后废。
①又名夷邑。春秋陈地。即今安徽亳州市东南七十里城父集。后入楚,曾为许国都。《左传》: 昭公九年 (前533) 二月,“楚公子弃疾迁许于夷,实城父”。即此。汉置城父县。②春秋楚邑。在今河南宝丰县东。《左
①在今河北成安县西南五十里,与临漳县接境。《资治通鉴》:唐建中二年(781),“马隧等诸军屯于漳滨,田悦遣其将王光进筑月城以守长桥,诸军不得度。隧以铁锁连车数百,实以土囊,塞其下流,水浅,诸军涉度。时
又称明第一陵。在今江苏盱眙县东北。南临淮河入洪泽湖口。明洪武二十年 (1387) 朱元璋迁葬其高祖、曾祖、祖父于此。在江苏省盱眙县管镇东南洪泽湖滨。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此修建祖陵,
唐武德二年 (619) 置,为南州治。治所在今四川綦江县北綦江北岸。明曹学佺 《蜀中名胜记》 卷18南川县引 《寰宇记》 曰: 隆阳 “取西永隆山为名”。先天元年 (712) 避讳改为南川县。古县名。
在今安徽全椒县南二里。《方舆纪要》卷29全椒县: 南冈山在 “县南二里。山势自西来,连亘数十里,至此益高峻,环绕县治,为县形胜”。
在今四川乐山市北四十里。《舆地纪胜》 卷146嘉定府: 锦江山 “在龙游县北四十里。江自成都此山下瞰如带,因名。锦江山巅旧有太白亭”。
五代梁东都、晋汉周东京城 (今河南开封市) 内宫城东一门。《资治通鉴》: 五代晋开运三年(946),“帝于宫中起火,自携剑驱后宫十余人将赴火,为亲军将薛超所持。俄而 (张) 彦泽自宽仁门传契丹主与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