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江
在今越南北部太平省境之茶李河。《旧唐书·地理志》安南都督府:“西北至峰州嘉宁县论江口水路一百五十里,东至朱鸢县界小黄江口水路五百里。”《方舆纪要》卷112安南清化府:小黄江“在府东境,下流入海”。
在今越南北部太平省境之茶李河。《旧唐书·地理志》安南都督府:“西北至峰州嘉宁县论江口水路一百五十里,东至朱鸢县界小黄江口水路五百里。”《方舆纪要》卷112安南清化府:小黄江“在府东境,下流入海”。
又译作兀难、阿难、敖嫩、鄂诺、俄侬。今黑龙江上源鄂嫩河。辽、金时蒙古部居其地。《元朝秘史》 卷1: “当初元朝人的祖,……来到斡难名字的河源头,不儿罕名字的山前住着。” 《元史·太祖纪》: “帝会汪罕
即今云南个旧市北四十一里倘甸乡。《方舆纪要》 卷115纳楼茶甸长官司: 倘甸 “在司 (今建水县西南官厅) 东。道通蒙自,为边境要地。天启二年,增设倘甸守备于此”。彝语 “倘” 为松树,“甸”为坝子,
①即今江西九江市西南六十里通远街。旧为往来孔道。明、清均置驿丞于此。②北宋政和元年 (1111) 废通远县置,属朱崖军。在今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西南黄流、白沙间。政和六年 (1116) 改为通远砦。(
即仪坤州。治所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东南土城子镇古城。北宋曾公亮 《武经总要前集》 卷16: “宜坤州,契丹为启圣宗节度,即应天太后所生地也。东至长泊十五里,西南至上京二百里,北至***河二十里,河北至大
唐保静县,后废为镇,在今宁夏永宁县南望洪乡附近。西夏置静州治此。古镇名。北宋开宝年间降保静县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南望洪乡附近。咸平四年(1001年)入西夏,后升为静州。蒙古废。
1930年置,属新疆省。治所即今新疆库尔勒市。1944年升为库尔勒县。1930年由焉耆县所属库尔勒分县改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库尔勒。1944年升县。
又名古桐里。即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西十七里张江镇。清光绪《南汇县志》卷1:张江栅镇,“相传明隆庆时有张姓名江者创建市舍,故名”。
在今福建永定县南。《方舆纪要》 卷98永定县: “雪竹峰在县南。陡岭插天,为邑之胜。”
即今山西代县东北胡峪乡。《宋史·地理志》: 代州雁门县有胡峪塞。即此。
在今河南西华县西二十里。《新唐书·地理志》陈州西华县:“有邓门废陂。神龙中,令张余庆复开,引颍水溉田。”《清一统志·陈州府》:邓门陂“在西华县西二十里柳城侧,以邓艾故址,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