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乌江
在今贵州余庆县南。《明史·地理志》 余庆县:“南有小乌江,下流入于乌江。”《明一统志》卷72播州宣慰司:小乌江“在余庆长官司南六十五里。源出椒溪,南流入涪江”。《清一统志·遵义府》:小乌江“在绥阳县东北。……按,乌江一名涪陵水,此水亦名涪水,故谓之小乌江”。
在今贵州余庆县南。《明史·地理志》 余庆县:“南有小乌江,下流入于乌江。”《明一统志》卷72播州宣慰司:小乌江“在余庆长官司南六十五里。源出椒溪,南流入涪江”。《清一统志·遵义府》:小乌江“在绥阳县东北。……按,乌江一名涪陵水,此水亦名涪水,故谓之小乌江”。
唐武德三年 (620) 置,属鄜州。治所在今陕西富县西南直罗镇。《新唐书·地理志》 谓直罗县 “因古直罗城置,罗水过城下,地平直,故名”。元至元四年 (1267) 废。古县名。唐武德三年(620年)析
明永乐七年(1409)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结雅河上源吉柳伊河上游一带。后废。明永乐七年(1409年)置。治今俄罗斯精奇里江上源吉柳伊河流域。后废。
在今广东乐昌市东北。《水经·溱水注》:“泷水又南合泠水。泠水东出泠君山。山,群峰之孤秀也。晋太元十八年,崩十余丈。于是悬涧瀑挂,倾流注壑,颓波所入,灌于泷水。” 《方舆纪要》 卷102乐昌县: 泠君山
①南朝梁置,治所在高邮县(今江苏高邮市)。后改名神农郡。②北魏正始中置,属南岐州。治所在白石县(西魏改为同谷,今甘肃成县)。隋开皇三年(583)废。(1)南朝梁置,治今江苏省高邮市境。辖境相当今江苏省
在今四川纳溪县东南。《清一统志·泸州》: 罗东山 “在州东六十里。《旧志》: 峰峦森列。周太师尹吉甫故宅及其茔兆在焉”。
①在今广东罗定市西南百余里。《舆地纪胜》卷101德庆州:云际山“在泷水县西南”。《清一统志·罗定州》:云际山“耸拔为诸山最,四时常有云雾蒙其上。一名云雾山。下有温泉”。②在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北十里。
在今江西上高县东南新界埠乡。明正德《瑞州府志》 卷2: 上高县有界埠墟。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4: 上高县有界埠塘汛。
在今山西阳城县东。源出晋城市西北,西南流至阳城县入沁水。《水经·沁水注》:阳阿水“北出阳阿川,南流径建兴郡西,又东南流径午壁亭东,而南入山。其水沿波漱石,漰涧八丈,环涛毂转,西南流入于沁水”。
战国魏邑。在今山东鄄城县东南。《战国策·魏策三》: 朱己谓魏王曰,“秦十攻魏,五入国中,边城尽拔; 文台堕,垂都焚,林木伐,麋鹿尽,而国继以围”。古邑名。战国魏邑。在今山东省鄄城县东南。《战国策·魏策
元武宗时置,属岭北等处行中书省。治所在称海城 (又名镇海城),在今蒙古国吉尔格朗图 (科布多) 东南德勒湖西南。辖境相当今蒙古国西部唐努山以南,科布多河、扎布汗河流域。至治三年 (1322) 废。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