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光
即今越南北部河宣省宣光县。《清史稿·越南》: 光绪十年 (1884),“唐景崧与刘永福、丁槐军攻宣光,力战大捷”。
即今越南北部河宣省宣光县。《清史稿·越南》: 光绪十年 (1884),“唐景崧与刘永福、丁槐军攻宣光,力战大捷”。
位于陕西北部和甘肃东部。1928年5月,共产党人刘志丹、谢子长在陕西渭南、华县一带领导群众举行渭华起义,组织工农革命军,开展游击战争。1932年12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开辟了以保安 (今志
南朝宋初析河阳郡置,属宁州。治所在叶榆县(今云南大理市西北六十里喜洲)。辖境约当今云南洱海西北岸直至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一带。曾一度省,南齐复置。梁末废。(1)东晋成帝析河阳郡西部置,治比苏县(今云南云龙
即古左里城。今江西都昌县西北五十里左里镇。元、明、清均置巡司于此。
集镇名。即今湖南澧县西合口。《清一统志·澧州》 “津市”条:“合口市,在州西四十里。”
明永乐五年 (1407) 属交趾布政司。治所在今越南谅山县一带。辖境相当今越南谅山、高平二省地。宣德二年 (1427) 以后地入安南。
北宋宣和三年 (1121) 改龙川县置,为循州治。治所在今广东龙川县西南佗城镇北。南宋绍兴元年 (1131) 复为龙川县。
在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西三十六里六里乡。清同治四年(1865)设机器制造局于此,附近又有江南船厂。光绪间住持之女尼又在旧庙对面兴建新庙,由此便称旧庙为老高昌庙。
①北魏孝昌二年(526)置,治所在邯川城(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南黄河北岸)。西魏于此置浇河郡。北周属洮河郡。隋开皇初废。②唐天宝元年(742)改化成县置,为宁塞郡治。治所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南六
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安州置,治所在普安郡 (今四川剑阁县)。《寰宇记》 卷84剑州: “取郡邑更始为名。” 北周辖境相当今四川剑阁县地。《周书·武帝纪》: 建德三年 (574) 冬十月,“始州
①地区名。宋熙宁后分淮南路为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简称淮东、淮西,合称两淮。②盐政区域名。元初始置两淮盐运司于扬州(今江苏扬州市),产区包括今江苏长江以北淮南、淮北各盐场。明、清时行销地包括今江苏、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