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宗州

宗州

①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宗城县(今河北威县东南二十里古城)。辖境相当今河北威县、南宫、枣强等县地。九年 (626) 废。

②唐贞观十一年 (637) 改西宗州置,治所在宗居县 (今云南祥云县东南三十四里旧站)。辖境约当今云南祥云县东南部地。后废。

③金天德三年 (1151) 改来州置,治所在来宾县(今辽宁绥中县西南前卫镇)。辖境相当今河北山海关以东、六股河中游以西地区。泰和六年 (1206) 改名瑞州。


(1)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宗城县(今河北威县东)。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威县、南宫、广宗等县市。九年废。(2)唐贞观十一年(637年)改西宗州置,治宗居县(今云南祥云县东南云南驿)。辖境相当今云南省祥云县一带。后废。(3)金天德三年(1151年)以来州改名,治来宾县(今辽宁绥中县西南前卫)。辖境约当今辽宁省绥中县、河北省秦皇岛市一带。泰和六年(1206年)改名瑞州。


猜你喜欢

  • 类伍齐

    又作类乌齐。在今西藏类乌齐县西北类乌齐镇。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4: “察木多由类伍齐草地进藏。” 即此。见“类乌齐县”。

  • 静戎砦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 (977) 置,属秦州。在今甘肃清水县西南。金改为镇。

  • 香盐井

    在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西南三十里香盐村。《清一统志·普洱府》: 香盐井 “本朝嘉庆八年,移抱母井大使驻此,改为香盐井大使。十九年兼营抱母井盐务,更名抱香井大使”。

  • 白面堡

    在今广西荔浦县东。《方舆纪要》卷107荔浦县:“白面堡,在县东。”

  • 紫阳洞

    在今陕西紫阳县南汉江南岸瓮山下。《清一统志·兴安府一》 “瓮山” 条引 《陕西通志》: “紫阳洞在县南紫阳滩之崖。有三洞,皆深丈许。宋真人张紫阳修道于此,县因以名。”

  • 海螺山

    在今河北鹿泉市西。《方舆纪要》 卷14获鹿县: 海螺山 “在县西南四十里。山绵延耸秀,下有白鹿泉,隋因以名县。山之阳,岩洞深遂,相接如门屋,曰连珠洞”。

  • 西漷水

    即南梁水,亦即今山东滕州市东北之荆河。《水经·泗水注》:“南梁水自枝渠西南径鲁国蕃县故城东,俗以南邻于漷,亦谓之西漷水。”

  • 马屯山

    亦作马毛山。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南(一说在今甘肃平凉市西)。《晋书·苻登载记》:登为姚苌所败,“遂奔平凉,收集遗众入马毛山”。即此。《元和志》卷3平凉县:马屯山“在县西。《十六国春秋》云:姚苌与苻登战于高

  • 桂管

    唐岭南五管之一。为岭南西道桂管经略观察使简称。开耀 (681) 后置,治所在桂州 (今广西桂林市)。《新唐书·地理志》: 桂管 “领桂、梧、贺、连、柳、富、昭、蒙、环、古、思唐、龚十四州”。辖境相当今

  • 块泽河

    在今云南富源县南。为黄泥河支流。《清一统志·曲靖府》:块泽河“在罗平州东六十里。自旧亦佐县(今富源县东南亦佐)流入,会矣则江、大渡河诸水,入八达河”。彝语“块泽”意为沼泽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