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宁海县

宁海县

①东晋永和三年(347)分鄞县、章安置,属临海郡。治所在今浙江宁海县东十里白峤村。南朝梁属赤城郡,陈属章安郡。隋开皇九年(589)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属台州,徙治今浙江三门县城海游镇。七年(624)又废。永昌元年(689)再置,仍属台州,迁治今宁海县。元属台州路。明、清属台州府。民国初属浙江会稽道。1927年直属浙江省。

②东晋义熙七年(411)置,属海陵郡。治所在今江苏如皋市西南。唐废。

③唐至德二年(757)改安海县置,属玉山郡。治所在今越南广宁省芒街东南玉山。乾元初属陆州。北宋初废。

④清雍正十二年(1734)置,属奉天府。治所即今辽宁大连市东北金州镇。道光二十三年(1843)改为金州厅。

⑤1913年改宁海州置,属胶东道。治所在今山东烟台市东南宁海镇。1914年改名牟平县。


(1)古县名。(1)东晋安帝时置,治今江苏省如皋市西南。属山阳郡。隋开皇初如皋县并入,属扬州。大业时属江都郡。唐废。(2)唐至德二载(757年)改安海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东南。属睦州。宋初废。(3)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置,治今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属奉天府。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改置金州厅。(2)旧县名。1913年由宁海州改置,治今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1914年更名牟平县。(3)今县名。在浙江省东部沿海、三门湾内。属宁波市。面积 1931 平方千米。人口58.2万。辖15镇、4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东晋永和三年(347年),析会稽郡人户于临海郡章安地置宁海县(一说西晋太康初置),治今县东,属临海郡。明《郡县释名·浙江》:“以濒海而名曰宁海者,犹宁波之谓,且以别于临海也。”隋开皇九年(589年)省入临海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治海游(今属三门县),七年又省入章安县。永昌元年(689年)再置,治广度里(今城关镇),属台州。元属台州路,明、清属台州府。1914年属会稽道,1927年直属浙江省。1949年属台州专区,1952年改属宁波专区,1957年复属台州专区。1958年撤县并入象山县。1961年复置,仍属宁波专区(1970年改地区),1983年后属宁波市。地处浙东沿海丘陵区。北濒象山港,东南临三门湾。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产稻、棉花、茶叶、柑橘、油菜籽、毛竹等,为省重点产棉、柑橘、茶县之一。渔业有远洋捕捞和近海养殖。特产西店牡蛎、长街蛏子、望府银毫、凫溪香鱼。工业有纺织、食品、塑料、机械、电子、电器、服装等。民间多建筑工匠。甬临、象西、宁西公路贯境。海运便利,可达沿海各港口。名胜古迹和纪念地有南溪温泉、柔石故居、潘天寿故居、王锡桐起义遗址、跃龙山、石孔双山、茶院平窑宋代古窑址等。


猜你喜欢

  • 沧水

    源出今湖南常德市南沧山,东北流至汉寿县西与浪山水合,称为沧浪水。《清一统志·常德府一》 “沧浪水”条引《府志》:“沧、浪二水合流出沧港入江。”

  • 上东门

    ①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洛阳城东面北头第一门。汉曰上东门,魏、晋改为建春门。《后汉书·郅恽列传》:恽为上东城门侯,“帝尝出猎,车驾夜还,恽距关不开”。即此。②汉魏洛阳城内宫城东门。《资治通鉴》:西晋永宁

  • 杨田营

    即今江西宁都县北禾尚坪。晋为宁都县治。

  • 桑溪

    在今湖南辰溪县东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81辰溪县: 桑溪,“ 《志》 云: 自辰溪分流,合于沅江”。

  • 岱哈泊

    亦作黛哈池。即今内蒙古凉城县东北之岱海。《清一统志·察哈尔》: “奄遏下水海,在 (镶红旗察哈尔) 旗南四十里。蒙古名黛哈池。”

  • 猫儿峡

    原名大茅峡。在今四川重庆市巴南区铜罐驿下游。为长江小三峡之一。王士正 《蜀道驿程记》云: “过猫儿峡,莲峰叠崿,亏蔽云日,一山突起,石棱刻露,其色青碧,曰青石尾。”在重庆市大渡口区与江津市间。系长江切

  • 东城县

    秦置,属九江郡。治所在今安徽定远县东南大桥乡三官集。东汉属下邳郡。西晋属淮南郡。南朝宋废。古县名。秦置,治今安徽省定远县东南。属九江郡。南朝宋废。秦末陈胜将葛婴至东城,即此。

  • 乐兴县

    唐贞观十二年(638)置,属古州。治所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境。后废。

  • 浕水

    ①即今湖北枣阳市东沙河。《水经·沔水注》: 浕水 “出于襄乡县东北阳中山,西径襄乡县之故城北。浕水又西径蔡阳县故城东,西南流注于白水”。②即今陕西勉县西白马河。《水经·沔水注》:浕水 “北发武都氐中,

  • ①西周封国,姬姓。都城在今河南郑州市。《史记·管蔡世家》: 武王 “封叔鲜于管”。即此。②春秋战国为邑。相继属郑、韩、魏。在今河南郑州市。《左传》: 宣公十二年 (前 597),楚围郑,晋救郑,攻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