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河北武安市东南二十八里康二城镇。清乾隆 《武安县志》 卷3里社: 卢里有康二城。在河北省武安市东部。面积70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康二城,人口4750。原名康欲城,后以姓分为东、西两街,
即巴丘城。今湖南岳阳市。即“巴丘城”。
在今湖南桂东县南七十里。《方舆纪要》卷82桂东县: 清石洞 “有石桥长百余丈,非人力所创,名曰仙女桥”。
在今广东化州市东南三丫村。清光绪《高州府志》卷10化州:三丫在“州东三十里”。
春秋晋邑,在今河南孟县西北。《战国策·西周一》: “函冶氏为齐太公买良剑。”古邑名。春秋晋邑。在今河南省孟州市西北。
1945年由酉阳、秀山二县析置,驻龙潭镇(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南龙潭镇)。1949年撤销,并入酉阳、秀山二县。1945年由酉阳、秀山两县析置,治今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龙潭镇。1949年撤
在今浙江衢州市西衢江上。《方舆纪要》卷93西安县: 通和桥 “在城西朝京门外,万历三十九年创置浮桥,长八十余丈”。
在今广西容县南。《方舆纪要》卷108容县:三纽岭“在县南百里。崚峋峭险”。
即谷口。在今陕西礼泉县东北五十里泾水出山之口。《史记·河渠书》: 韩 “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索隐》: “瓠口即谷口。”即“谷口(1)”。
即今广东中山市东南沙岗。清光绪《广州府志》卷69:香山县“墟市”有沙岗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