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通桥

大通桥

①即今江苏南京城中华门西、城墙西南转角处附近之赛虹桥。《明一统志》卷6南京:大通桥、柏川桥“俱在长安右门外,跨运渎”。

②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南。《清一统志·凤阳府》:大通桥“在凤阳县东南十里。本名永安桥,明洪武中敕造,改名”。

③在今河南长垣县东北。《清一统志·大名府》:大通桥“在长垣县东北二里许,跨逯家河。明万历五年建”。

④在今四川荥经县西南安靖乡。《明一统志》卷72雅州:大通桥“在荣经县西三十里。洪武五年因征云南,置为筰桥,乃往建昌云南要路”。清乾隆《雅州府志》卷1:大通桥,“乾隆二年重修,板桥上盖瓦屋,往来平坦”。


猜你喜欢

  • 棠魔部

    唐南诏的部名,属通海都督。在今越南莱州一带。南诏置,治今越南莱州附近,属通海都督府。

  • 洪口

    即今四川通江县东北洪口镇。1935年初川陕革命根据地所置城口县迁治于此。集镇名。在浙江省泰顺县城东北部。洪口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330。 仙居溪、葛溪在此汇流,河床遂宽,故名。产茶叶、油茶籽。有陶

  • 黑泉

    在今云南昌宁县南部。《清 一统志· 永昌府》: 黑泉 “在湾甸土州。泉色如黝漆,涨时飞鸟过之即坠,人犯之立毙”。集镇名。在甘肃省高台县城西北部、黑河西岸。黑泉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060。明代设黑泉驿

  • 淮阴县

    ①秦置,属东海郡。治所即今江苏淮阴县西南码头镇。汉封韩信为淮阴侯于此,后改为县,属临淮郡。东汉属下邳国。三国魏为广陵郡治。南朝宋泰始二年 (466) 侨置兖州治此,南齐改为北兖州,梁为淮州治。东魏改怀

  • 绎幕县

    ①西汉置,属清河郡。治所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北二十里。北魏太平真君三年 (442) 并入武城县。太和二十一年 (497) 复置,属安德郡。隋开皇十六年 (596) 复置,属德州。大业初并入安德县。②南朝宋

  • 通远市

    又称北市。隋东都三市之一。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洛水之北。《大业杂记》 载:通远市 “东合漕渠,周六里。其内郡国舟船舳舻万计”。

  • 大伊镇

    即今江苏灌云县治。《宋史·魏胜传》:南宋绍兴末,“遂取海州……距海州南八十里大伊,与金兵遇,胜迎击走之,追至城下”。《清一统志·海州》:大伊镇“在州南六十里。本朝乾隆十二年,移州同于此”。1948年灌

  • 永通河

    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南。《方舆纪要》卷47开封府祥符县:“永通河,在旧府城西南。亦曰永济河。即宋嘉祐中自葛家冈穿河引溢水入惠民等河处也。今亦废。”

  • 茫荡洋山

    即今福建上杭县东南茫荡洋山。《方舆纪要》 卷98上杭县: 茫荡洋山在 “县南百里。磅礴数百里,当上杭、永定两县之界。峰峦崭绝,人迹罕至。西南通程乡,东通漳州,奸民常据为窟穴,急则逃入于广”。

  • 榆林馆

    辽置,在今辽宁建平县北五十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