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涤山

大涤山

即大辟山。在今浙江余杭市西南一百里与临安县交界处。宋《咸淳临安志》卷24:“此山清幽,大可洗涤尘心,故名。”《清一统志·杭州府一》:大涤山,“按《晋书·郭文传》,文辞家游名山,入吴兴余杭大辟山中穷谷无人之地。则大涤旧名大辟,唐以后乃易今名”。为道书第三十四洞天,山南有洞霄宫。


古称大辟山。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西南。是中国道教第三十四洞天。山有四峰,中有大涤、白茆、栖真、石室、归云、鸣凤、蜕龙等洞。其中大涤洞平滑如削,洞壁泽润如黑玉,洞深百余步。入内有响石二块,叩击发声如钟鼓。近旁原有唐代建道观洞霄宫。参见“大辟山”。


猜你喜欢

  • 洌洲

    即烈洲。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长江中。《晋书·桓温传》: 东晋兴宁三年 (365),“简文帝时辅政,会温于洌洲,议征讨事”。又 《刘牢之传》: 元兴初 (402),司马元显以刘牢之讨桓温,刘牢之 “不得已

  • 风陵

    即封陵。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南风陵渡镇。《水经·河水注》:“关之直北,隔河有层阜,巍然独秀,孤峙河阳,世谓之风陵。戴延之所谓风塠者也。”

  • 婆悉海

    即汉代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巴里坤湖。《后汉书· 窦固传》 唐李贤注:“蒲类海今名婆悉海。”见“蒲类海”。

  • 天宫溪

    在今福建漳州市西北。《方舆纪要》卷99漳州府:天宫溪在“府西北七十里。源出龙岩县天宫山,流至此,为漫潭之上流。亦曰天宫大濑。中有石漈,高丈余。其水倾泻溪中, 自成音节,俗谓之更鼓水”。

  • 顺阳镇

    金废顺阳县为镇,属穰城县。在今河南邓州市西三十里。后复为县。

  • 花桥镇

    ①清置,属临海县。即今浙江三门县东南四十八里花桥镇。有县丞驻此。②即今江西星子县西南华林乡。桥跨蓼花池水上。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4:南康府星子县有花桥。③在今江西铅山县西南花桥。清同治《江西全省

  • 阿拉班

    一作阿尔班。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奥什西南阿拉万。清祁韵士《西陲要略》卷4:“鄂什至阿拉班五十里。”

  • 葛渔城

    亦名葛城。宋建,在今河北廊坊市东南二十四里葛鱼城镇。

  • 野草湾

    在今河北赞皇县西南野草湾村。清光绪《畿辅通志》 卷68 《关隘二》: 野草湾汛 “在 (赞皇)县西三十里。旧设千总外委驻守”。集镇名。在河北省赞皇县城西偏南。属土门乡。人口1630。古时河湾野草丛生,

  • 大騩山

    一名具茨山。在今河南新密市东南。《国语·郑语》: 史伯谓郑桓公云,“主芣騩而食溱、洧”。注:“芣、騩, 山名。”騩即大騩山。《山海经·中山经·中次七经》:“又东三十里, 曰大騩之山。”《汉书·地理志》